上帝之死——反基督教

上帝之死——反基督教


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
 
                       ——奥古斯丁主教


我信奉上帝,因为在我看来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对于上帝,我们应当爱他,敬畏他,依靠他。而我又崇拜尼采,对他的反基督的精神与勇气,很是敬佩。

何以产生这样的“矛盾”呢?那要从基督教说起。我信仰上帝,可我并不信仰基督教。因为我知道上帝就在我的心里,就在我的身边,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但我又知道,对上帝的崇敬,是不能用一种简单的宗教定义去描述的。

不容否定,基督宗教是西方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体现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和素质,西方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文学艺术、教育理想、政治法律、经济制度、社会习俗、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都与基督宗教紧密相关。但它仅仅是一种宗教,它脱离不了它的社会性的一面。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它也就不可能摆脱它与人类社会肮脏的一面(即人之原罪和其他诸般罪恶)的必然联系。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帝是永恒存在的,而基督教则是人们(或说是圣徒们)创造的。虽然基督宗教与上帝信仰密切联系,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此,就将两者等同视之。

在旧约的宗教意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人微不足道和奴隶般服从的动因。在古希腊罗马宗教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人无能为力的痛苦意识,即他必遭万能神的摆布或茫然莫测的厄运。基督宗教总也摆脱不了这样的思想,即:包括自己存在在内的全部存在对无情而又冷漠的力量的“依附”,因此也就充满微不足道的感情和“惊慌失措”的恐惧。正是这种思想,使那些基督徒们,在上帝的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他们对神的畏惧甚至大过了对神的尊敬与爱。中世纪欧洲神权统治下的人们便是最好的例证。而此后而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的提出(即强调人的独立性,崇高性和自豪感),也正是对这一宗教意识的一次颠覆。

如上所言,基督宗教因其人为创造性的特点,其与社会,与政治也就必然的要产生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我们今天来看它时,是很为密切的。基督宗教十分的强调教阶的思想,强调权利意识,等级意识。圣经里有这样的话语,“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福音书中也有相关的描述:来到世上的真正光明,对于接待它的人,“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在基督宗教中,明显的宣扬了等级,权贵,贱民的思想。在基督宗教的体系下,普通的民众总是处于被感恩的地位上,被统治的地位上,对于神,他们需要通过所谓“神的代表”来传达他们对于神的敬畏,企求神的庇护与赐福。在基督宗教中,上帝与人被另一阶层所隔开,而这一阶层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贵族、皇太子、王位继承人和高级神职人员。

然而,上帝却并不通过某一阶层才与人交流,更不一定要通过那已经世俗化了的教会。基督也曾有上帝乃慈父的启示。在我看来,上帝,这位人的庇护者和保卫者,善的维护者和代表者。他必然是以博爱、平等、自由之心对待人类,他的子民,或说是他的创造物。在上帝眼中,人人都是平等,人人都有乞福的权利。上帝无处不在,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他就在你我的心中,只要你用心凝听,就能听到上帝的召唤。上帝时刻在关怀着你,与人发生着联系。而上帝和人之间的联系,就是爱的联系。这个上帝的本原也是人存在的基础。

可是在基督宗教中,上帝却不再是普济世间,他被人抬高,高的超乎了界限,一个神都被“神化”了。他不再是父亲,而成为统治世间的最高力量,成了那些世俗君王的权利赐予者。在基督宗教中,上帝不再有自己的言语,代之而人类鄙俗的言语。上帝不再洞察人间的苦难,而代之以简单的赎罪。上帝,父亲,如一傀儡,如一象征,他不再有灵性了,虽然是“上帝将他的灵魂赐给我们”。我们不得不痛心的说,上帝死了。那个伟大的上帝,死了。在基督宗教世俗的压抑下,蒙蔽下,上帝死了。

人总是要有信仰的。在千百年的人类历史中,人们总是在不断找寻,终于,人们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人们终于感受到了上帝的恩泽。然而,基督宗教却歪曲了这一切。我信仰上帝,并深信不疑。但我却反对基督教,反对那世俗化了的,功利化了的信仰。因为我相信信仰是纯洁的,是直接的,是无时无刻的。而上帝的爱,上帝的关怀也必是直接的,广博的。

小子出言不恭,愿主宽恕我的罪过,阿门!


我思念的城市...

TOP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茉莉花猫 at 2005-3-13 01:10:

[size=3.5]说得不错
有一本叫做达芬奇的密码的小说
从学术的角度否定了许多圣经里的东西




我说句招人骂的

圣经还需要否定么?

TOP

[size=3.5]说得不错
有一本叫做达芬奇的密码的小说
从学术的角度否定了许多圣经里的东西

TOP

不忘祖国,不忘父母。

TOP

复杂!!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