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考评局超越常理的评卷标准》

本届中学文凭试历史科一条“问题试题”引起轩然大波,虽然考评局最终“知羞”,宣布取消试题及不计分,但试题本身仍有不少疑问尚待解答,例如到底考评局的评卷标准为何?局方期望考生如何回答这条“问题试题”?然而,这些疑问日前终于有答案,考评局向立法会公开试题的评卷参考,但笔者就发现,不论是初稿或经修改的版本,竟然回答日本对中国带来“利多于弊”都有机会得满分,到底这是什么烂题目?出题者拟题时到底在想什么?

不论什么立场 都有机会得满分

根据考评局的资料,评卷参考有两个版本,初稿是考试前已经拟定好的,另一版本则是供考评局委员会讨论题目时作参考。两稿都有提及,只要考生答案合理且利弊论据均衡,能加以比较并结论,不论取任何立场,都有机会取得满分。而初稿与修改版最大的分别,是初稿有举出考生答同意与否的相应例子,如“日本对1912年中国新政权作财政支持”等,新版则再无举例,而是写明要求考生分析试题资料,并运用个人所学作答,显示其思维能力与史学技能。

大是大非 不应以利弊评论

“问题试题”风波反映出考评局有两个层次的问题,设题失误是最表面的问题,再深入一点,看看评卷准则就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如果考生答了“利多于弊”都能取满分,简直是超越常理!笔者举一个简单模拟,如果有人先向一个家庭给予经济援助,然后残酷杀害其家庭成员,还会有人认为可以讨论这杀人行为为受害家庭带来“利多于弊”吗?肯定不会!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根本不应该以利弊角度作衡量。拟题者的“思维”明显是有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问题从参考数据到试题本身的各种设定,都犹如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洒盐!拟题者是“一时失误”,还是另有目的,当局应该彻查清楚、追究到底!最近教育界的丑闻越揭越有,由幼儿园、小学至中学,都有教师涉煽动仇警、散播仇恨被投诉,数十名教师遭教育局不同程度处分,甚至连教科书都有问题,出现美化黑暴及暴力示威者的内容,多间大学又出现贴满“港du”标语的“连侬墙”,再加上考评局的“问题试卷”风波,其实已经响起了一个个危险的警号。教育界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已经出现问题,实在急须一场变革,唯有将“癌细胞”切除,教育界、学子将来才能有一线生机。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