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中的自在

节制中的自在

Joseph Goldstein & Jack Kornfield着林武瑞 译

若要了解我们的生命,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心。我们种种的现况以及一切作为,都是根源于心,我们为什么过着某种方式的生活?为什么喜爱某些事物,而讨厌其他的?为什么与别人处于某种特别关系?......这一切都是心的力量,都出自于我们的思想、意象与灵感。我们今日的种种,都是心所变现的,但是我们似乎很少花片刻宁静的时间,来审视心究竟是怎样活动!

当我们平静内心,反观自照,会发现心是变化无常的,它在某个时刻宁静安祥,下一个时刻却怒火焚烧或欲望汹涌;刚刚还专注清明,现在却又妄想纷飞......心是个不断在改变的能量,它在每一时刻的经验中,受到制约和再制约;受到我们感官接触色、声、香、味、触后所留下影像的制约;受到我们的行为反应、思想情感的制约;受到我们这个世界的认知和造作的制约。

我们开始仔细观察心的本质与那些制约它的力量时,会发现某些特定的模式:什么样的因缘会导致更多的烦恼与痛苦?导致生命紧绷或萎缩?什么样的心会使生命开放和宽广,使我们和自己、他人建立舒畅、融洽的关系?为了能更清楚地透视这些模式,有必要把心安住在稳定和专注的状态。我们一旦被自己的念头、情绪、好恶是非、思量计较......所冲击,而陷在行为与反应的漩涡里,就很难有清澈的省思和深沉智慧的远景。因此,开启智慧的第一步是把自己稳定下来,让心安稳、集中。

静坐之道及其训练就是使心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我们训练心的警觉性和集中力,稳固注意力,这样它就不会急燥浮动。由于祥和与宁静感的增强,我们更能深入地观照,在每一时刻警觉到正在发生的事物,以及我们和它之间的关系。我们安住在当下的实相,而不是迷失在种种的遐想、意念、观念或解释里,这种稳固和精确的警觉力会带来深沉浑厚的定力,只因为它不排拒一切。在每一个时刻,心都是平稳的,因为我们练习不迎不拒地去面对整个变化无常的经验,我们清楚地见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物,厘清身心不同的元素,也了解展现这些真相的法则。达磨(dharma)是梵文,意指‘法则’(law),因此学习‘达磨’,可被理解为:‘精练我们的内观能力,以透视生命的自然法则。’

我们开始察觉到一项基本的法则是------业力法则,也就是说:行为会导致结果,它不是无端而起的。当我们探究一切遭遇的本质时,会开始了解到业力是如何直接在生活中运作,而不再视它为一个抽象的观念或有趣的故事。透过专注和警觉,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时刻,心的力量都在制约现在的事实,并且影响着未来。

当内心生起强烈的情绪和感受时,它对我们的行为影响会有多大是很明显的。当我们悲伤、生气或沮丧时,即使置身于最美丽的地方,或和最心爱的人在一起,周遭气氛也被我们的心境所感染。同样地,我们也许面临非常的困境,但假使内心充满着爱或心境极为平和,这时所经验到的,和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下是大不相同的。显然地,心灵的品质影响到我们所经历的事物,这可称之为‘现业’或‘速业’,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境在当下所造成的一种结果或影响。

业力的法则可由另一种方式经验到,......当我们打坐时,就可明显地感受到心仍保留着过去行为的印象。它稍一静下来,过去所留大的影像立刻重现,且力量很强,我们好比在注视一面重现我们生命的明镜,过去的一切成为此刻喜悦或懊悔的源头。我们直接面对它,此时若能神志清明,态度柔和且内心宁静,那么对过去行为的业果就具有十分净化的作用。

经由情绪和心境,我们的心就影响到现在的遭遇,由此可让我们体会到业力的波动。还有在禅修时,以及心是宁静、坦然无碍时,我们会清楚地再重新经历一次往事,此时也可看到业力的运作。当某种行为模式已经形成时,不论它是清静的或不净的,我们都可直接了解到业力。我们一再地重复每一个身、口、意的行为,它们就产生一种强化的倾向。最后,我们了解到业力的法则,就是一种行为将在未来产生某种特别或多样的结果,如同把一粒种子撒在土里,时间一到,就会结成很多业果。

当我们深刻了解到行为会产生结果之后,就会促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采积极的责任态度,而对行为的导向及它是否是我们所想耍的去处,会有明智的反省和考虑。但是单靠反省业力和生命的方向还不够,我们的心还需某种力量或特质,才能直接运用这种反省的智慧。幸而心灵有种很强的力量叫做‘节制力’,我们可用它来达成这项目的。
Share |
Share

题目挺好,不过感觉有点伊壁鸠鲁派的味道.呵呵

TOP

接着再来:

了解‘节制’真正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位居我们修行的核心。在此特别提醒:不要把‘节制’和‘压抑’或‘逃避’混淆了。心灵的节制并非排拒事物和否定它的存在,也不是评断批判我们某些经验,或对它产生厌恶而对某些方面压抑和逃避,这种对存在事实失去认识的无明,反而会造成心灵更大的紧张和痛苦。所谓的‘节制’是我们敝开心灵,而对一切所发生的现象,用抉择的智慧看着它,既不陷溺其中,也不会忘失不察。由于有了智慧和警觉力,我们能看清良善的行为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和对真理的体认,而拙劣的行为则会加深痛苦和冲突。‘节制’是我们本具的能力,它可以在这两者之间作抉择,我们用它来追求善道。

‘节制’对心灵陷溺的倾向具有制衡的作用。经典里有则故事:有只猴子无忧无虑地住在高山森林里,一天它起了好奇心,想下山去探险。山下的猎人们埋下了黏胶陷阱,这只猴子并不知道,就伸手去摸,结果被黏住了。它想要脱身,就用另一只手去拉,结果两手都被黏住了,于是它又用一只脚去尝试,接着是另一只脚。最后,为了拔出双手双脚,连头也被黏在胶上而动弹不得。

我们陷溺的过程就与这只猴子一样,某件事物给我们舒服的感受,于是执取不放。当它变异时,我们就感到匮乏,只好再去执取或去追寻另一个欢乐的源头,一个接一个,直到最后纠缠在自己贪着和执取的心态里,不只对欲望的满足上瘾,也耽溺在心灵执取的习惯里。处理欲望可采取另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导致更自在的方法,这是有可能的。‘节制’是可以培养的,它是一种温雅的训练,可以把心安住下来,让欲望自个儿生起和消失,而不必对它们有所需求,或有付诸行动的冲动。除了节制有害无益的行为外,另一种‘节制’是不要认同禁忌和恐惧。

长久以来,我们受到各式各样的制约,害怕不同的事物,也不敢去碰触自已或他人的某些领域。‘节制’更进一层的意义是指:对这种限制我们及造成我们生命更萎缩、更疏离的心灵模式,不要去买它的帐!它允许我们去冒险一番,以突破自我的限制。

没有节制的心像没有调教的小孩---喜怒无常、无理要求、哭闹撒野等等。像这样的情形,我们都了解有时说‘不’才是适当的,因此有必要培养出一种温柔的纪律。正如明智的父母不会附和小孩不健康的行为倾向,我们也没有必要随着每一个欲望和冲动起舞,我们可学会用温柔和幽默的态度向内心说‘不’。真正的节制不是从排拒和压抑中孕育出来的,它来自单纯地照见什么会导致和谐,什么会造成冲突,然后使我们的言行符合这个认知,并遵照奉行。当我们遵遁节制的法则,会发现它是一切不可思议力量和活力的泉源。

‘节制’也发挥蕴藏精力的作用,当我们开始禅修以后,在身体、情感以及心灵酝酿出一股强烈的能量。它有时令人感到不舒服,就像一粒汽球,当我们吹入更多的空气时被撑大了。我们也会因修行而撑张拉紧,为了避开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时常寻求各种方式来舒深一些能量,而不是放松自己去面对它。这种情形在密集的禅修期间更明显,我们的心变得多么富有创造性,设计各式各样的方法来舒泄能量,例如渴望多渴几杯茶,计划写部伟大的美国小说,记录个人毗婆舍那(止观)禅修奇遇等等。这样做把正在积聚中的能量挥散掉,而对更上一层的禅修训练形成很大的障碍。

经由‘节制’的力量,我们学会不让闪过内心的念头或感受付诸行动,不让这些冲动漏失了我们的能量。我们可清醒察觉当下正在发生的身心状态,有足够的缓冲和智慧,足够的反省能力来驾驭心灵,来保住正在酝酿中的能量惯性。由于能量保存不失,我们蕴酿的心力足以透视并体验到最深层的境界。

TOP

以戒为师

可是,三岁知得,80岁行不得,能知不能行,不是真英雄!勉之

TOP

再来:
节制’的第三个效用使人在证悟上有极大的突破。除了舍离有害的行动和需求,酿成一股强而有力的能量之外,节制的心灵也能彻底清楚地透视实相的无常、无我。当我们不断地被欲望牵引,发出每种冲动的能量,或与一个念头、一种感觉认同时,我们就把整 个感官世界实在化,并且深深地纠缠在一种有‘我’的感觉中。我们会发现,由于没有培育、训练内心,我们绝大部分的生命都被意念所迷惑,误认它们是真实的。试想,意念不是常造成我们内心的反应吗?好像它是真的存在一样。例如,脑海中浮现起一个朋友的影像并不等于他就在眼前,它只是个意念而已。但在意念生起时,我们会加入许多剧情,并开始编导,好像是真实的经验一般。我们也会被强烈的情绪力量所动摇,被身心的狂风暴雨所袭卷。在情绪中迷失,就是对它们的力道失去觉察,一旦强烈认同于情绪,内心就不可能清楚观察正在发生的情境。

透过节制的力量,我们对事物本来面目所起的遐想和投射开始剥离脱落。‘毗婆舍那’的意思就是‘如实正观事物的原貌’,或如一位泰国大师所说的,学习去观察‘是什么就是什么’,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出自不再受欲望驱使和自我幻相蒙蔽的心境。‘节制’使内心能欣赏一切现象的空性和无常。佛陀曾以简短的偈文描述无常的本质:

我观十方诸世界
彷若清晨之微星
又如水上之聚沬
夏日云雷电光火
闪烁不定风中烛
如梦如幻非真实

智慧使我们领悟到生活的简朴,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最大获得’--满足。我们是这样被限制着,不断地执取,以为只要累积更多的财富,得到更多的名声、权势,追求更多的性爱,我们就会更快乐,于是为获取这些而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不堪。从推论上看来,这种汲汲营求的心态就是:一旦我满足了这些就会快乐。不过,我们若反观自照,会发现这种企求的心只会导致更大的贪欲和挫折。

问题不在于我们的欲望很少得到满足,而是我们常常可以满足,却仍然一直在追求。在生活中,我们经历过多少声色的愉悦及感受的享乐?太多太多了!都记不起来了!但这些仍无法满足渴爱之心。我们有个欲望就去满足它,于是有了舒服的感受,不过当因缘改变了,快乐也随之递减或消失,然后就会发现,受匮乏感的驱策,欲望再度生起,又将渴求更多。我们不断地想要完成欲望,但永远办不到。
回楼上: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事不必理,理须兼事。共勉。

TOP

dingyixia

TOP

节制是内敛,内敛就是向内收敛,放纵就是向外放逸。

身体是工具,受控于内心,我们要用身体来束缚住我们的内心,就是使内心被身体所束缚住,做到这样,就错了。

我们的内心总是执着于一些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东西。结果就指使我们的身体我做这个做那个,但是有老哥要说了,那你丫活着能不作事情么,说那个屁话, 说的是呀,说得对呀,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做还是在做着相同的事情,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在人类走向灭亡的道路上掺上一棒子, 但是内心却是平静的,有情无累,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TOP

有点悟了!再来
贪欲的真相是什么?就是对享乐的渴求。不论我们渴求愉悦的色、声、香、味、触、法中的那一项,其目的无非在追求舒服的感受,问题在于即使舒服的感受得到了,却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就在无常的现象中东奔西驰,想追寻永恒的满足。

有则故事正足以说明这种困境:有天晚上拿苏鲁汀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他趴在街灯下找东西。他们问他在找什么,他回答:找房子的钥匙。’于是大家都蹲下来帮忙找,但毫无著落。最后有一人问拿苏鲁汀,究竟把钥匙丢在什么地方?他回答:‘在屋子里。’大伙儿问道:‘那你为什么在街灯下找钥匙呢?’他回答:‘因为这里比较亮。’ (我加的话:意思是别人都这样啊,随大流呗)
我们不也都在做同样的傻事吗?顺着感官去追寻。因为在明亮处较易找到答案,它便成为人人追求的目标,大家相信可以在此找到幸福。但是真正的幸福和宁静是存在于知足和简朴之中,我们无需太多的东西就会快乐,心甘情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会为我们带来无上的轻安、舒畅。贪爱和追逐逐渐消退,我们愈不受到它的驱使,则内心愈趋安详、宁静。

这种心境非但不会使我们从现实世界退缩下来,反而为我们的生命开拓了空间,使我们的行动更有力、更统一。我们变得乐于付出时间、精力、物质、友谊、关怀和爱心,这些慷慨的布施都是在有所了悟之后的一种丰沛流露。布施不但是我们和别人建立美好关系的磐石,修习它,也有助于自己更清楚地看到行为之下微细的动机和执着。

我在印度修学时,布施的问题无时不出现眼前,因为有太多的人为了活命而乞讨。不论我们过着多么简单的生活,拥有再少的东西,都远超过他们,这种事实是无法避免的。有天我正在街上买橘子,一个男孩趋向前来向我乞讨,我给他一个橘子,他没有道谢,甚至微笑、点头都没有---毫无表情地,拿着橘子就走。这种简单的交换有助于消除下意识中微细的期待。在我们真心诚意跟别人分享的底下,仍期待着对方少许的反应以示回报,假使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并舍离最微细的期待心,而以单纯的慈悲心照应情境。

阿尔德斯.哈克雷在逝世之前说他总算体认到,所有心灵的修练无非是要学习彼此更善待对方。修学慈悲指的是跟别人系念相连,而不是排拒不理,慈悲心一旦坚定丰盈,我们不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会关爱一切、普照万物,关怀别人也就是直接从自我孤立的牢狱中展现、培育解脱自在。不过,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必刻意去想怎样付诸实际行动,只要内心常存慈悲的胸怀,无须等待特别的时机,一天当中就有很多机会让我们流露展现慈悲心。

崇尚慈悲、关怀别人,成为我们生命中强烈的动机,接着,为了智慧的提升和行为的和谐,我们不害己、害人。佛教基本的五 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性行为,
以及不用麻醉药物使心智昏错乱---是为我们与别人、环境和谐的互动关系,提供简明有力的指导方针。这些戒律就是在修持基本的‘节制’,在行为表现出自觉的抉择,不再使他人恐惧和困惑。我们的生命展现出这种无害和慈悲,对遇到的每个人而言,就是给予他们一项珍贵稀有的礼物---信任,因为在行为和生命的态度上,我们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不必对我们有所顾虑害怕。

和谐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心灵力量,因为我们的精力不再受困于侵略性的行为、欺瞒的造作以及懊悔当中。遵循规矩,谨持戒律,使我们免于犯罪和自责的危机。虽然在纷扰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无法察觉内心的种种感受,一旦经由修行,内心较为宁静,过去行为所留下的阴影就显得强烈且分明。假如我们能建立起强而美好的道德和正义感,对自己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就较容易以宽恕和慈悲的心情看待它。

想要过着德行的生活,是基于崇尚慈悲、关懹以及愿一切众生都安乐的心情,‘悲’---怜悯受苦的有情,‘喜’---于别人成功时心亦生欢喜,而能以道德安身。以这种心情立命,就是生命真正亮丽的装饰,它与令人目炫于外表的人工化妆大异其趣,因为过着慈悲顾念一切众生的生活,会产生真正且历久不衰的美。

重要的是,对这些道理的了解必须转化为实际的修持,但并不是抱持着我们立刻就可以达成全然的慈悲的理想,而是愿意接纳自己的现况,并由出发。这么一来,我们的修持是尊定在实际的体验,而不是建立在我们当如何的期待上面。不过,我们必须立刻着手进行,以戒律作为净化行为的准则,过着知足简朴的生活,不剥削他人以及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节制内心,知道对于某些从因缘而起的冲动,我们有能力向它说‘不’,或当感觉被禁忌和恐惧所束縳时,也能由其中破茧而出。我们反省业力的法则和生命的方向将趋向何处,目前正在开拓什么心灵特质,从而培育布施、爱、慈悲和奉献。凡此种种皆成为我们修行的资粮,它导向更深刻的智慧和爱心。噶玛巴说:‘你若对教法有百分之百的虔诚和信心,这时每个生活的情境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你是生活在修行里,而不是在做一件事。’

TOP

好文,不多见的好文

TOP

好像在讨论自慰和操小妞的优劣
原用户名密码丢失,现在换马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