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jpg 802.jpg


“小两把头”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饰型发展。清中期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的,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呆得住。


803.jpg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年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活泼朝气。年老的选质地高贵的,体现端庄稳重。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颈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804.jpg 805.jpg 806.jpg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由此可推断,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807.jpg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有金、银、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宝石等。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如金缧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刻多种多样。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能制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


808.jpg 809.jpg

头花是清宫后妃的主要首饰,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后妃喜戴头花,因花朵大、覆盖面大,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富丽堂皇。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亦有显示身份、地位的意思。在慈禧的许多画像、照片中,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还喜戴大朵绒花。这是因为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以求吉祥。


810.jpg 811.jpg

将宝石做成的花辨、花蕊的底部钻上孔,穿细铜丝,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轻轻一动,擅摆不停。使飞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杈形象逼真,维妙维肖。戴在女性头上无疑增加了几分娇态美姿。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8:51 编辑 ]

812.jpg (69.04 KB)

812.jpg

813.jpg (64.85 KB)

813.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Share |
Share

TOP

古代女子的饰物汇总

901.jpg

新石器时代 石笄,骨笄
固定发髻的用具。
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902.jpg

商代 玉笄

903.jpg

红山文化 玉簪
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其中一种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称为擿

904.jpg

宋代 金钗
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


905.jpg

宋代 金钗
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


906.jpg

明代 金钗


907.jpg

唐代 四蝶银步摇
步摇 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因走动时摇曳而得名。


908.jpg

宋代 银栉
栉 zhi4 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


909.jpg

唐代 金栉


910.jpg

华胜
华胜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05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911.jpg

宋代 金耳环
耳环 和现代意义基本相同,指环状的耳饰。


912.jpg

汉代 鎏金点翠花篮耳坠

913.jpg

明代 玉兔捣药耳坠



914.jpg
头饰



915.jpg 916.jpg 917.jpg 918.jpg

这可不一样,这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孝靖皇后的凤冠,她生前只是贵妃,且长期受到冷遇,死后随葬的器皿大概并不算最贵重的,但这顶凤冠已巧夺天工了。



919.jpg

耳饰



920.jpg

銀鍍金鑲寶石碧璽點翠花簪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11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101.jpg 102.jpg 103.jpg 104.jpg

灵芝或蝙蝠的变形,难得见到暖色调的首饰,感叹一下——好大的珠子,好大的宝石:


105.jpg

上面那些都是夸张的装饰簪,这种是实用簪,质地多为金、银、铜等,在盘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


106.jpg 107.jpg 108.jpg

贴一些清朝民间东西。这种银兰首饰已经接近俗艳。


109.jpg

清朝的首饰普遍地颜色鲜艳,式样华丽,不仅宫廷如此,民间也是如此。这一件堆珠大钗是宫廷之物。以上清朝的首饰基本收藏于台北故宫,内容多来自乾隆网。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23 编辑 ]

110.jpg (54.06 KB)

110.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111.jpg 112.jpg

隋代的嵌珠金项链,看起来有西方的风格。


113.jpg

镂空忍冬花结挂链银香球,现代人用香水,古代人用香末。后来香囊开始盛行,成为女孩子送给心上人的定情之物。


114.jpg

唐代镀金银簪


115.jpg

唐代的女子尚大髻,所以步摇制作得很大,不过工艺出众,所以最是纤细袅娜。(这个步摇,也有考证说是五代的。)


116.jpg

鎏金银钗


117.jpg

宋朝崇尚古典淡雅,所以首饰也较前朝简洁。这支鎏金龙纹银簪在古板的式样上,翻出精致的花样来,女孩子追求美丽的心思怎么会在老夫子‘灭人欲’的教导下消失?


118.jpg

朝珠
姑且算在首饰里面


119.jpg

枷楠香手串


120.jpg 121.jpg

金镶红宝石耳环,金质耳环上镶红宝石,珍珠,翡翠,水钻等,是清宫内务府从京城首饰店购入内廷的。
现在看来有点俗,不过确实很艳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36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122.jpg

金镶东珠耳坠,一副6只,戴时皇后左右各3只,妃各2只。


123.jpg

手链。晶莹剔透


124.jpg

嵌宝金簪。


125.jpg

王妃,顺便来一个霞帔。这个是贵妇人的专利。像这种有龙出现的,是皇后专用。


126.jpg

这一对是明陵中保存的金凤钗,凤凰的羽毛纤毫毕现。


127.jpg

金凤钗,色泽有点发黑。古代的黄金纯度没有现在这么高,除非在地宫里藏得很好,否则很难保持漂亮。珍珠则更难以保存,因为会氧化掉。



128.JPG

清代银兰首饰


129.JPG

银器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42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130.jpg

红宝石石榴石钻石蛋白石

131.jpg

蓝宝石钻手镯


132.jpg

清-雕花象牙栉

133.jpg

翡翠红宝石钻石戒指


134.jpg

青玉老土红凤佩

135.jpg

19世纪珍珠象牙黄金胸针

136.jpg

黄金石榴石旧式戒指


137.jpg

红宝石石榴石钻石蛋白石发饰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50 编辑 ]

138.jpg (41.88 KB)

138.jpg

139.jpg (24.11 KB)

139.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手镯


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量除了金、银、玉之外,尚有植物藤制成者。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此外,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

现在,手镯仍可分男用和女用两种,男用手镯是伴随着身份手镯的出现而逐渐流行的,不过在我国男性戴手镯的人仍比较少,一般为银制,后来由于黄金首饰的普及,从而使K金手镯也应运而生。 

手镯,十分适合于穿长袖衣服的瘦长胳膊的女性佩戴,而对胳膊和手腕丰满的女性来说,手镯产生了装饰美,不戴反而更好些。

戴手镯也颇有讲究,不是想怎么戴就怎么戴,违反了约定的规矩会让人贴笑大方,戴手镯时,对手镯的个数没有严格限定,可以戴一只,也可以戴两只、三只,甚至更多,如果只戴一只,应戴在左手而不应是在右手上;如果戴两只,则可左右手各一;或都戴在左手上。戴三只以上手镯的情况比较少见,即使要戴也都应戴在左手上,以造成强烈的不平衡感,达到标新立异、不同凡响的目的。不过在此应当指出,这种不平衡应通过与所穿服装的搭配来求得和谐,否则会因标新立异而破坏了手镯的装饰美。如果戴手镯戒指时,则应当考虑两者在式样、质料、颜色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对初戴手镯者,还应注意。选择手镯内径的大小,过小则会因紧贴腕部皮肤引起了不舒服甚至影响血液流通;过大则容易在手摆动过程中脱落而摔坏,对于玉质的手镯,试带时宜在腕部下方垫上软物,以免万一滑落坠地而摔断 。



201.jpg

鎏金三钴杵纹银臂钏 唐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臂钏最早为"西国之俗风"。到了唐代,妇女普遍戴钏。这一事实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表现为大多数女性均戴有臂训。钏面鼓隆,内壁平直,系钣金焊接成形,再施以鎏金。整个钏体浑然天成,丝毫不见人工焊接的痕迹,足见唐代金银器整体制作水平之高和工匠们娴熟的技艺。此钏制作精良,工艺精湛,加之密宗特有的花纹,以其独特、神秘而别具魅力。




202.jpg

四龙戏珠金手镯 唐

1988年咸阳机场唐墓出土

中国古代把妇女臂腕上的装饰品叫作"钏",俗称为"镯"。古诗中有:"腕摇金钏响,步摇转玉鸣。"的诗句,可见在古代金镯与步摇一样,均属贵妇人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该金镯系铸造而成,呈椭圆形。手镯中置轴,轴上下有两金珠,金珠间有一四出花朵,双龙吻部正好交汇于中轴,形成两幅完整的二龙戏珠图案,双龙均成蟠龙。手镯合口处与挂扣连结。



203.gif

雕龙玉镯

良渚玉器,它和红山文化玉器一起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两大玉器中心。均以各自独特的材质、器型、纹饰、治玉工艺及其强烈的文明色彩而著称于世。



204.jpg

民国花卉纹双球银手镯




205.jpg

清末民国银镏金花卉纹老银手镯



206.jpg

清末民初文字三角锦纹银包藤手镯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59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旗头旗袍旗鞋


满族已婚贵族妇女

  满族妇女是脚穿旗鞋,身着旗袍,头带旗头;满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长袍,只是长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马甲)。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

  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 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01.jpg 02.jpg

汕头妇女的流行发式


03.jpg

商人家的太太



04.jpg

润麒之母恒馨



05.jpg

婉容外祖母、毓朗贝勒福晋



06.jpg

婉容



07.jpg

溥仪的淑妃文绣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20:07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旗袍

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0001.jpg

缎地绣花镶宽边的长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装的样式


0002.jpg

彩绣阔边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袍样式


0003.jpg

二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从纹样刺绣上,比前一时期要简略,衣身也略短一些



旗袍 辛亥革命以后,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 ;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0004.jpg

本图为银绣云龙纹高领中袖旗袍,为二十年代中期的样式


0005.jpg

彩绣曲襟低领旗袍


0006.jpg

左图为垫肩双襟绢花装袖旗袍,是三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中图为无袖紧身前开衩旗袍,是三十年代中期的样式。右图为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是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传世实物)



0007.jpg

左1为清末民初旗装。左2为穿牙型花边长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花缎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方格纹中袖旗袍的妇女。



0008.jpg

左1为穿花缎短袖旗袍的妇女。左2为穿素色短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高领短袖斜格纹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短袖长旗袍的妇女。



0009.jpg

左图为穿双襟无袖开衩式旗袍的妇女。中图为穿横条锦缎无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改良旗袍的妇女。



00010.jpg

左1图为穿开衩领旗袍的妇女、左2图为穿荷叶袖旗袍的妇女、左3图为穿背带式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披肩式旗袍的妇女。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20:19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