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79811 威望18351  金钱22  阅读权限120 性别男 在线时间6477 小时 
 | 
29#
 
 发表于 2006-3-2 22:05 
 | 只看该作者 
| 原帖由 牧羊人 于 2006-3-2 21:56 发表
 咖啡,话剧,华尔兹,这些是重庆人创造出来的文化???????
 
 不是重庆创造就不能为我所用?不能发扬光大?
 
 
 热衷把"文化"二字挂在嘴边的成都朋友,
 口吟成都公园的对联来证明成都的"文化",让人忍俊不禁.
 
 何为文化?
 执真谛之手,怀思辨之才,拓思想之新界,领时代之风骚.
 并不是穿个文化衬衫,戴幅文化眼镜,口吟唐诗宋词,一步三趋,摇头晃脑,就可自命"文化"人了.
 
 设若一村夫口吟"床前明月光......"云云去衙门要官,
 曰古人李白借宿时题此诗于他家,因此他也算书香之第,他也算文化之人了,
 大概衙门给他的去处,也就是精神病院了.
 
 其实中国学文化的人多了去了,
 但学文化的人与"文化人"相去万里.
 而历代才俊落墨着彩遍及九州万方,
 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自命"文化之地".
 其关键,还在你这个地方是否务真善思,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虽然一卷成都历史翻阅下来,
 其思想农耕,乏善可陈,
 不过依据成都式自恋逻辑的推断,
 成都肩扛他人牌匾,口吟"之乎者也",
 自己俨然就打上了文化的标签,踢开了旁边的锄头,
 其牵强附会,附庸风雅,
 口吐"文化"倒不如口吐红苕来得实在.
 
 唯一可以肯定的,
 与成都"文化"造型互为依靠的,始终是一根锄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