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魚:TO李泽厚:于丹怎能是布道者 V1.0版

惡人谷江小魚

网上看到某报记者对李泽厚先生的采访,谈及于丹事:
[si{e=4]http://news.163.com/07/0324/08/3ABAL5DO000121EP.html
李泽厚的观点,和相当一部分人类似。他们认为,大众由于知识的限制,他们所需要的是通俗化的东西,而于丹正是把学院知识普及化,让更多人知道经典,因此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是有所贡献,甚至是居功阙伟的。
如李先生所言“她是做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她并不是专门研究孔子的专家学者,她只是在宣传孔子的思想,有点相当于西方的布道士。她自己也承认是布道嘛,布孔子之道有什么不好呢?人们觉得需要她,觉得她讲得好,能打动人心,这就很不简单”。显然,于李泽厚先生看来,于丹是一个布道者,架设了从精英到大众、从学院到民间的一道桥梁。
虽然知道李泽厚先生也写过论语今读的书,也知道他在八十年代的名气实不让如今的于丹,但恕我孤陋寡闻,除了个别文章,未曾去读过他那些当年亦曾洛阳纸贵的关于哲学、美学的书,因此对李先生学问不敢多置喙。但是,就李先生对于丹的这些评论,我实在不敢苟同。
布道者应“畏道”
知识和思想的传播,的确需要人去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而且这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不厌其烦的耐性、出众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了解大众的需求和知识接受力。
布道者的知识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非常的高度和深度,但是他们一定要“畏道”,就是要有对道的敬畏。
一个丧失了敬畏的社会,就会出现某旁听者在北大课堂公然质疑教授,并且不以为耻而以为荣,遍发于各论坛而暴名网络的荒谬故事;就会出现不学无术而横行于各高校、机构,给自己戴上上百个头衔的现代裘千丈;就会有无数的民科们,总幻想自己开创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理论,发明了可以传世的东西。那实际上是基于知识贫乏之下的精神妄想症。而这些人其实是对真正知识的破坏和侮辱。想当年,特异功能、永动机、水变油的东西能堂而皇之占据所有媒体,能使科学院也正儿八经举行研讨会,能使举国如痴如狂;而如今还有人这边厢说用易经证明了四色定理,那边厢变成了一个……小将说要打到孔夫子。
没有敬畏精神的偏执,导向的很可能是怪力乱神。
于丹的口才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她实在充当不了孔子布道者的角色。正如一个不知“礼失求诸于野”、“他的内子”有什么问题的人古汉语水平不会好到那里一样,一个连“女子与小人”也错解的人,的确没有作为孔子布道者的资格。
莫把庸俗、低俗当通俗
即便抛开那些读过几年书的人都可以识别的基本错误不管,就说于丹对孔子和论语的“微言大义”上的阐释,也是让人不能忍受的。她实际上不是通俗化、普及化经典,而是庸俗化、低俗化了经典。
不要混淆了通俗和庸俗,如果说,真有那么一道从精英到大众、从学院到民间的桥梁,那应该是通俗,而绝非庸俗。
通俗化是用大众的语言、句式和表达方式来解释和阐述的一个过程,而绝非通过歪曲、变形和伪造来陈述。
在这篇关于李泽厚先生采访的文章的右侧广告栏,出现的是赵本山的漫画图片,一个让我极不舒服的形象。我在想,那些分不清何谓庸俗、低俗和通俗区别的人,赵本山其实就提供一个绝好的譬喻。
我实在无法理解赵本山能够有如此大的市场,能让这么多人“喜闻乐见”。那些充满低俗、下作的表演竟也能叫幽默?这些难道就是通俗的喜剧?
真正通俗、幽默的表演,是周星驰当年主演的《国产007》、《鹿鼎记》等片子,这些影片,在商业化取得很大成功的同时,也达到了内地所谓大片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些才是真正的通俗。李力持、王晶等导演,他们做的才是真正的关于自由、个人主义思想的通俗化的工作。而于赵本山、雪村、潘长江等人身上,除了猥琐二字,你还可以看到更多东西么?
分不清庸俗、低俗和通俗,恐怕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
如在这次被许多媒体作为X博士宣言滥炒的事件中,《吁请书》作者、我的好友徐晋如在其中一文所说,儒家学说核心是营造礼乐社会。而孔子讲的快乐,是大人君子的快乐,是因为知识和美德而高贵的自然贵族的快乐。
所谓礼乐,指的等级与和谐。人是异质的,有大人君子,也有小人。但是,这些区分不是以统治地位、财富来划分的,而是依靠知识和美德来分的。而知识并非深不可逾的沟堑,而是可能通过后天学习和积累的。
因此,孔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反平等,反庸俗的。而于丹的论语解说,恰是因为她本来根本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而歪曲和庸俗化了孔子思想。用句论语里的话说,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Share |
Share

TOP

看过一些于丹的论语心得,觉得她是把很多地方按照她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了,虽然和比起读原著有偏差,但毕竟可以迎合大众的口味。毕竟这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一个学者敢于把论语这样的的著作以一家之言的态度推到大众的面前,这本身就需要一种勇气。不管于丹真的是把论语的精髓讲给了大家,还是真的把这样一篇经典庸俗化了,糟蹋了,我觉得这倒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的社会效应: 通过于丹,大家又重新想到了论语,想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想到了社会中缺失多久的价值观,道德观 ... 这比什么都重要。
西方的圣经论历史没有论语长,但她却一直被人们保存,沿袭下来,并视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准则(虽然并不是对所有人)。但中国呢,虽然论语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但看看今天的人们,大家又远离她多久了呢 ?
我觉得不论于丹将论语讲解得怎样,以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都要感谢她,感谢她带给大家对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毕竟有了这种关注,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

当然,很多东西不能一步到位,我们也不能指望着光凭着这于丹的论语,就能一下子让社会找到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或者说一下子提高了国民素质。但希望她能作一个抛砖引玉者,让大家看到社会中已经稀缺的东西,或者说让大家认识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总之,我觉得社会应该对于丹抱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才会给后来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学术环境,也才能把"论语"继续下去 !
如云般悠然,如山般淡然,如月般恬然,如天般安然

TOP

爱我不?啥证明?

TOP

回复 #43 温柔的夜 的帖子

精彩!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Danke!

如云般悠然,如山般淡然,如月般恬然,如天般安然

TOP

俺把你的帖子转到万科经济学人论坛了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