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在儿歌中成长的我!(建议大家点开音乐读我的文章)
小的时候,生在一个北方工业城市,城不大,但是却有很强的艺术氛围,也许是因为离祖国政治文化中心比较近的缘故吧。记得五岁那年,妈妈爸爸把我送到了市内的一家新建立的少儿艺术团学习音乐艺术,钢琴和声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习的。
还记得我的启蒙老师是怎么手把手的教我弹钢琴和唱歌的,就是在这些《小燕子》《种太阳》《阿童木之歌》中成长起来的我,今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重新在网络上找到了童年的影子。是呀,20多年了,这些歌曲伴我走过了这么多年的路程,这路上,有苦有乐,真的是好难忘的一段时间。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地区少儿卡拉ok大赛时的情景,我和另外一个小女孩,名为张华,唱得就是《小燕子》和《让我们荡起双桨》。听着现在的一群孩子们还在重复唱着我们当时最喜欢的儿歌的时候,心里无比的激动,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挽着妈妈爸爸的手臂,还记得那些少儿艺术团课毕之后坐在妈妈自行车后架上回家的情景……简直是历历在目。
第一次参加少儿声乐比赛是在北京,那是由全国56个民族精选出来的一个少儿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区,有西藏的,四川的,新疆的还有香港的小朋友,那时我才7岁,带队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姓姬,人很好,也是刚刚大学毕业,他曾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育专业毕业的。他和我后来的师母带队,带着我们前往北京参赛,和一群小伙伴第一次脱离父母的怀抱去外面旅游加比赛,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下子闪现在我的眼前,张润新,一个很聪明的小男孩,大约比我小1岁的样子,他没有同我们学习钢琴,但是却同时和我们一起在少年艺术团学习声乐,我们参加的是声乐独唱班,只是他更喜欢小提琴,这次是专门为我们去伴奏的。为了我们的节目他可是跟老师练了足足有1个多月的。
另外一个人我不得不提到,他是我们的班花,当时众多小姑娘里长的最漂亮的一个,名字叫作郭晓虹,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小的时候,也许大家也有一种感觉,如果哪个小男孩喜欢一个小女孩的话一定总是去和她打闹,甚至总是欺负人家。我们也不例外,只要一有空,十几个男孩子就去揪人家小姑娘的小辫儿,甚至还拿着水枪专门往人家脸上打,弄得女孩常常是漂漂亮亮的来,狼狼狈狈的回家。
还有一个我们班的老大,一个比我们都大很多的男孩,名叫荣玉春,他代表着这个班的权利和威信,他其实不是学习音乐的材料,不过倒是也蛮喜欢音乐的。他的妈妈太望子成龙,索性把他送到我们班上来的。那个时候我们的艺术学校是在一座9层的高楼里,我们上课在4层,而2楼就是一个游戏机房,那里有着男孩子的梦想和整个童年的时光。我们也不例外,常常是下课的功夫就跑到二楼去玩电子游戏机,老大当然是他了,他比我们大些,自然就更有一些经济头脑,他总是把买来的硬币先去老虎苹果机上赚几个然后再去打其他的游戏,我们那里小的时候倒也便宜,大概也就是1元钱三个硬币的样子,好几个人在周日的时候,因为早上起的太早,家里人一般都是给小朋友几元钱买早点,我们就把买早点的钱凑起来打游戏机。一共每次能凑20多块,然后买了硬币平分……好怀念那些日子,只可惜,我们班里的老大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不再与这个世界有缘了,工作后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最想说的就是我的同桌,一个叫作侯静的女孩,当时我们俩是唯一能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坐在一起上课的人。小学的时候我们在一个班级,艺术团我学钢琴和声乐,她也同样,甚至于住址都是差不多在一起的,我们几乎是形影不离的度过了最难忘的童年,只可惜,她由于家庭的原因在上高中的时候中断了音乐的学习,父母离了婚,她再也没有经济保障让她顺利的学习音乐了,这位可怜的小女孩的前途就这样被她狠心的父母给断送了。后来凭着她自己对音乐的执着还是依然考上了一所我们当地的少儿幼师,才使她离音乐这个行当不算太遥远……
(未完待续)
[ Last edited by Skytrain on 2005-11-2 at 0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