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立?还是不立?一座清朝皇帝嘉奖的「贞节碑」近期在全国舆论间引起轩然大波。是「封建遗毒死灰复燃」,还是历史文物的保护传承?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纷纷将目光聚集到西安一个普通村庄——北徐村。当地教育局一干部今日向记者表示,「贞节碑」是媒体的误读,此碑应为孝节碑。
0 W4 \ h5 s; X0 s; [ 人在德国 社区& ? N- [8 S7 A$ v
1 F$ z/ }3 w+ V! h9 V9 d
rs238848.rs.hosteurope.de) G- H1 V+ d3 \8 Z: n4 p
已破裂成几块的贞节碑头上清晰可见「圣旨旌表」人在德国 社区, W7 O0 P$ Z" J5 s8 y
人在德国 社区5 K) d! j b5 Q' n
今年年初,该村村委会打算把一块158年前道光皇帝嘉奖的青石碑立在村口,但一部分村民因此碑文中有宣导妇女守节内容而强烈反对立碑,村内的争论持续了近半年后,西安某媒体7月2日以《重立贞节碑谁是谁非》为题报导了此事,随后,《北京晨报》、新浪网、星岛环球网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并发表评论,7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的记者也进驻北徐村进行采访,立「贞节碑」一事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议。; f. q' p, C) `3 t
1 h7 m0 V5 D, O. C
记者前往采访看到,这座备受争议的石碑正上方竖刻著「圣旨旌表」四个大字,是清朝道光二十九年道光皇帝嘉奖给该村「卢母李孺人」的。由于缺乏保护,碑头已破裂成几大块。当地教育局一位干部称,从碑文上可以了解到,卢母17岁嫁到卢家,十年后丧夫,含辛茹苦抚育三个儿子成人,给公婆养老送终,数十年如一日,家中「贫无可乘」,却「母子均不以贫易其素」,此事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表彰。此碑全文共计485字,关于「守节」的只有六十来字,大部分内容讲的还是卢母在丈夫死后如何养子孝亲的事迹,所以这块碑还称不上是「贞节碑」,而应是「孝节碑」。
/ g3 P, f" M; C E人在德国 社区% }! Z0 r8 h. U* B& x9 e# }
然而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还是在「贞节」二字上,《北京晨报》7月4日发表《贞节碑是对现代文明的讽刺》,红网评论《重立贞节碑:「泛处女情结」催生的怪胎》,星岛环球网发表《重立贞节碑是一出扼杀人性的闹剧》的评论。同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发出,云南日报网就发表了《贞节碑:有关历史无关道德》。# D! [4 O! m* t5 b8 e
6 B$ V" R0 }+ J# p+ ~北徐村村委会卢武祥书记告诉记者,「这块碑是清朝皇帝给我们村的奖状,已被相关部门鉴定为文物了,应该得到保护。我们最初想把碑立起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况且碑文并非全为宣导妇女守节,大部分内容是弘扬慈母精神和赡养老人的社会公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面对历史。」人在德国 社区" \" ?6 v$ A& `# \/ L/ I% v
/ M8 `2 K7 H C0 G. w$ t4 K
据悉,目前文物专家和村委会经过一番商讨,给出了一种解决意见,原石碑交由村委会妥善保管,在适当时候该村依照此碑仿造一块更大的石碑,将原碑文以及后来此事所引发的争论都篆刻上去,然后立在村里,在旁边还要浇铸一座碑文提及的卢母和她三个儿子的雕像,作为该村的一个旅游景点宣传出去,让坏事变成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