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5112
- 威望
- 4858
- 金钱
- 20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男
- 来自
- 中国
- 在线时间
- 4434 小时
|
莱茵论坛联合爱心会倡议捐款救灾前后
莱茵论坛联合爱心会倡议捐款救灾前后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碎了很多中国人的心!
看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父母和亲人,他们是否安全?是否受伤?我家离四川不远,一场北京上海都有震感的地震很可能在我家附近造成破坏,更何况我家那边是岩溶地貌,石墙或木头房子。打电话回家,所幸打通,虽有震感,但没有基本破坏,于是交待父母和侄儿注意安全,尤其是晚上,一定要穿一件衣服睡觉,有任何动静立即起床跑到空地上。
看到初步的死亡数字出来,我想到了捐款救灾。但苦于遥远,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于是发了email问莱茵论坛的朋友,有意捐款的是否愿意凑齐了汇到中国,因为看到孙萍遇害后,大家积极捐款献爱心,想到这次也应该不少人有同样的想法,但国际汇款是需要手续费的。由于12日为假日,很多朋友可能还不知情。也有朋友知道后通过国内的亲戚第一时间将捐款汇往了中国红十字会,还有的朋友汇往了德国红十字会。我们的愿望就是,第一时间把援助通过合适的渠道送到灾区。
13日星期二早上,我打电话给大使馆,问他们如何捐款,电话忙,可能有不少人在问同样的问题,打了三遍才找到相关负责人,对方告诉我直接捐到留德学生学者联合会的账户。于是,我上网查看到他们的账户和捐款介绍,当时我既感到欣慰又有点犹豫,欣慰的是他们很快做出了反应,记得是12日发出的倡议;犹豫的是记得说捐款每周一汇往中国红十字会(也可能不准确),我觉得时间太长,应该马上用于救灾,灾后重建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不过事后来看是我太急了,大部分的海外捐款,包括很多的国内捐款,不管是捐到民政部还是红十字会,都很难经过重重部门直接用于救灾,国家和政府也应该有第一笔救灾款的,绝大多数的捐款可能用于后续的工作和灾后重建。且把闲话休说,除了时间问题外,我是比较相信留德学联,但并不是我所有的朋友都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组织,一方面因为留德学联才举办三次学联会议,另一方面,大家也不知道这个联合会和以前曾有些争议的在德华人华侨联合会有什么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捐款倡议上也没有具体的透明措施让不了解的人彻底相信他们。
我知道,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在焦急的盼望有一个办法或者有一个组织能挑头,尽快将我们的捐款拿去用于救灾,当然一定是一个能取得大家的信任的组织。于是,我鼓起勇气打通了几位理事会成员的电话,问他们是否同意我们挑起这个责任。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大家都非常赞同和支持,其他一些成员也在工作间发来信息或者打电话表示支持。这里不得不插一句,莱茵论坛是一个致力于学术与从业经验交流的组织,我们致力于扩大在德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德华人与德国人的交流,我们有过为需要的人捐款,但从没有过大张旗鼓做慈善事情的经验和打算,毕竟我们定位在建立在德人士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确实当时扛起旗帜需要勇气,毕竟这是一个最容易招致怀疑的事情,不做,我们作为一个组织和个人的名誉都不会有任何损害;做了,虽然认识的朋友和绝大多数人都会赞赏和支持,但也可能得承担较大的风险,承担可能的质疑甚至攻击,不但因为钱的问题本身就容易引起质疑,而且可能因为我们的没有经验处理不当引起很多问题。毕竟,很多人给莱茵论坛的评价是:“从来没听说有任何负面的说法。”而且,由于还没有申请账户,我们还得用个人的账户来接受捐款,更增加一些问题,给李哲林律师打电话后,我决定用个人的账户。这就有了我们13日通过莱茵论坛公共email发出的信息。如果有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毕竟,那么多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比起我们可能招致怀疑要重要得多。本人出生在山区,上大学贷款借款不少,也接受过企业的赞助,上研究生开学时手中还剩下不到100元人民币,也不知道学校是否给补助,研究生毕业时也因为5000元人民币而不得不改变整个人生规划,我知道困难中的人最需要什么,困难中的人最怕什么,也许一根稻草就能把他们压倒,也可能一根稻草的力量就能把他们救起。
我们发出了捐款倡议,包括登出捐款名单,为方便大家监督,不希望登出真名的请用化名。这立即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包括一名德国之声的记者。之后也看到了留德学生爱心会发出的捐款倡议。不久,爱心会的李琳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合作,我们的倡议中,让大家把捐款转到他们的公用账户,通过这再转给红十字会。虽然以前直接的交往不多,但我了解并赞赏他们以前做的事情,一对一的形式帮助中国贫困孩子完成学业,也有熟悉的朋友参与他们的组织工作。不过,同时他们也有很久没展开活动,也有虽然善良但也很有争议的人是他们以前的主要成员之一。尽管如此,我们没有犹豫,立刻答应和他们合作倡议,号召大家把捐款捐入爱心会的公共账号。
随着地震灾害的深入报道,很多组织也都意识到该做点什么。于是,13日,14日涌现出很多的倡议,留德学联、全德华人联合会、同济校友会、多个学生会、同乡会等。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比如以希望工程为例,说明捐款很难保证用在救灾,或者被贪污等。也有一个网友提出:只要有5%的捐款能用在灾区都愿意捐。还有的人对那些质疑的人进行谴责,说这些人不但自己不捐,还要阻止或妨碍别人捐,不道德。不管如何,我对那些敢于发出号召捐款的个人和组织都表示很大的敬意,他们都是放下自己的工作来做这样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14日,大使馆的捐款帐户出来,大家都很高兴,毕竟有一个官方的捐款渠道,在我们中国人来说,官方比民间可信度毕竟高一些。有点迟,但我理解,毕竟从下决定,到法律问题,到获得上级的批准,以及发出倡议的措辞等需要时间。很多朋友发来消息或者打来电话,问我们是不是需要把捐款直接汇到大使馆账户。同时,也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些网友的质疑,既然大使馆账号已经出来,那我们的捐款倡议,以及账号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再放到网上了?如果还存在于网上,是不是说明我们有啥企图?为利?为名?其实,在发出倡议的时候,我就把中国红十字会账户和德国红十字会账户放到第一和第二个回帖中,知道大使馆账号后,也把大使馆的账号放到了显要的位置。当然,看到我们的倡议和宣传富有成效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扩大宣传,但通过这来显示我们工作成效的动机远小于我们为灾区为灾民做点事情的动机,所以每一笔捐款,不管是通过爱心会的帐户还是看到我们的宣传后直接打到大使馆或红十字会的,都会让我们感到欣慰,毕竟我们确实为灾区灾民作了点什么。
大使馆捐款账户出来后,我们的捐款帐户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问题,就很值得大家思考了。其实,有很多问题可能大家都明白,但同时又容易忽略。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官方和民间团体的问题。在中国,民间团体的力量往往被忽视,官方一般被认为是比较权威的,这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是这样的。但是,西藏事件可能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扭转中国形象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官方,可能是广大的海外华人,他们现身说法,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在与同事进餐的饭桌上,在大街上,等等各种各样的场合,为中国辩护,为西方的偏见报道给与有力的反击,可以说,海外华人是西藏事件中维护中国形象的先锋,甚至有时是主力,因为西方很多人根本不会相信中国政府或者在国内的中国人说什么。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捐款,官方和民间的捐款渠道都显得必要。不用说德国人,就是长期生活在德国的华人,对政府也都有疑虑,他们对捐款能否100%用于赈灾没有把握,这不单对中国,对德国也一样。在这种时候,熟知的民间组织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大使馆的捐款帐户出来后,一直都有不少的认识不认识的朋友,其中有些是学生,继续将捐款汇往爱心汇帐户,这既说明大家对我们的信任,也说明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必要性。所以,全德学联、同济校友会,还有各地学生会以及个人的捐款倡议和义演义卖,都为捐款救灾出了很大的力,都应该继续努力,而不是放弃或者只宣传官方的捐款渠道,因为那可能会让部分捐款人止步。
也有些朋友对公布捐款名单提出质疑。爱心是一种个人行为,公布名单是不是有炫耀爱心的嫌疑呢?是不是有如网上说攀比的嫌疑呢?是不是会让捐得少的人觉得羞愧呢?的确,粗粗看来不能排除。但是,有更充分的理由说明必要。理由有四:
第一,监督捐款。很多朋友肯定相信我,我也相信他们,但是你们能绝对相信朋友的朋友吗?互联网的时代,不特别熟悉的人和组织谁都很难完全信任,所以绝大多数的呼吁捐款都会列出名单以示透明。这对捐款人也是一个交待,他们有权了解他们的捐款是否到达,有是否能用在救灾或灾后重建,正如股份公司的股东一样。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很好的交待,可能他们的爱心行动就会受到打击。至于本人不希望列出的,用化名也可以进行有效监督,毕竟很多人都是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来的。所以对比不希望列出捐款名单的朋友,更多的人希望列出。我们都知道,没有信任就没办法开展募捐工作,但没有有效的监督方式就很难获得大家的信任。
第二,捐款人同意列出名单是为赈灾做广告。好些时候是这样的,看到了网上的报道,心里还觉得距离我们很遥远,比如缅甸的灾难,捐款的中国人肯定不多。当看到朋友采取行动了,才想起我也应该,看到朋友相信某一团体的时候,自己也更容易相信他们。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大家可能更多的是震惊,很多都是通过媒体或者朋友的提醒才恍然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捐款列出也是鼓励经济上有能力的人捐款,将善心公之于众,尤其是那些公众人物或者某些方面有影响的人物或组织,他们的爱心行动会带动很多人。所以,其实列出来的每一个捐款的人都为赈灾捐款作了一个义务宣传。
第三,企业和一些个人希望彰显爱心。先说一些个人,尤其是各种名人和公众人物,除了鼓动自己的粉丝献爱心外,他们也希望别人知道他/她是富于爱心的,希望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这本身是件好事。对于企业,几乎没有不希望将爱心公之于众的,有人认为,企业的捐助对企业是一种广告。确实有这样的效果,大的企业都很在乎其公众形象,很多场合企业捐助往往会弄一个捐助仪式也就不足为奇,所以对于企业的捐助也应该特别登出以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和爱心,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愿意加入这一队伍。同时,这并不妨害任何他人利益,可说是利人利己,也无可厚非,因为并不必要一定要损己利人,利人利己同样值得称道。
第四,捐款不是炫耀、没必要攀比,也没必要为多少而觉得有失面子。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也许当你认为刘德华捐得太少时,他正面临破产,或者他觉得应捐到别的地方或者用于别的事情更有效既然很多人已经在这方面捐了很多,或者他希望灾后重建中发挥个人的影响力甚至财力。没必要要求每个人都向成龙那样第一时间捐1000万。关键在于表达爱心,尽绵薄之力。从这点来说,我非常建议各学校,包括小学也举行捐款活动,以培养学生从小有爱心,当然学校不是社会,不存在大的不信任问题,没必要列出每个人的捐款,现场捐款,现场统计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人要攀比爱心,那也无可厚非,这比攀比吃穿强多了,争相献爱心本身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人因为捐款的多少而衡量他人的爱心大小的话,那就有问题。这种做法本身是否道德很难讲。如果一个人身处困境,他也希望表达支持和慰问,在爱心问责下,他可能只能选择不表示。
当然,我们不可能三言两语句让人放下长时间的包袱,所以捐款中使用化名完全可以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其实,应该说,穷学生捐出5欧元或者50欧元,跟明星捐几十万几百万一样,爱心上没多大差别,也许我们穷学生捐出的几欧元更不容易,因为这是我们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来的。当然,也有朋友虽然因生活等原因没捐多少钱,但为之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实际上比捐款付出得更多。
对于这次莱茵论坛和爱心会的合作,个人觉得非常满意。我们的很多想法是一致的,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爱心是一致的而且很强烈的。也有一些其他学生组织提出和我们联合倡议,以及希望利用莱茵论坛的影响力,为他们的赈灾义演宣传,我们都非常支持,只要是能为灾民做点什么,我们都支持。也有些学生组织,可能他们以前少数的行为引起了争议,但是他们这次也积极宣传和倡议捐款,仅仅这件事情,他们就很值得我尊敬,不管以前发生什么。
到目前为止,通过莱茵论坛和爱心会的努力,以及文体协会等的付出,捐款已将近2300欧元,第一笔830欧元已经汇出,这也算是对大家辛苦工作的鼓励和支持。
这次莱茵论坛也算是“不务正业”,我们暂停了宣传近期最重要的讲座——5月27日德国第四大化工企业朗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刘峥嵘先生的讲座——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募款救灾工作上,这不是莱茵论坛工作范围,也没人必须放下在各个岗位的本职工作,但在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必须有人有组织挑起这个工作,我们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对大家的支持和建议表示感谢!如果工作有任何不周到的地方,也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如果有做得不好甚至失误的地方,我们也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如果说因为工作有成效而值得赞赏,这个赞赏应该给予那些积极表现爱心、那些积极宣传爱心的所有人。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8-5-18 23:0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