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日本态度令人深思

人民日报: 日本态度令人深思
2005-1-27


图:1月25日,在波兰西南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2号营地──比克瑙集中营内的纪念碑前,一名犹太幸存者(右)出席悼念仪式,缅怀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遇难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约有110万犹太人遭到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这座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将於2005年1月27日正式举行。

【大公网讯】中国《人民日报》27日刊登题为《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的文章,指出今年1月27日这一天,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美各地和联合国讲坛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然而,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政府没有表态,民间团体没有纪念活动,媒体也没有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值得人们深思。新华社北京1月27日将文章转发如下: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25日,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威辛参加纪念活动。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

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麽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如後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後者进行沉痛检讨。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後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後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他说,奥斯威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他指出,奥斯威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人们追忆奥斯威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於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麽会引起邻国的抗议」。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威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於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记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