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李肇星岁末访日突显中日不和谐音符

2007-02-17 + _. a( s/ Q; |3 g2 Q8 T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15日刚结束完与俄罗斯、印度的三国外长会议后,即展开对日本的正式访问,并于17日的中国春节除夕夜前回国。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李肇星此行是为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4月份访日铺路,但他选在农历年的岁末最弥足珍贵的几天里访日,可见中国对中日关系的重视。人在德国 社区' J$ w8 f% ?/ c  q: l5 B9 A& `
rs238848.rs.hosteurope.de. n* M/ E2 X% y% k1 V
  亚洲时报在线报道指出,李肇星上次出访日本是在2005年5月上旬,参加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七届亚欧外长会议、第三次中日韩三方委员会会议和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议;在当年4月,日本前外相町村信孝曾到访北京。人在德国 社区" H3 Q/ N& v7 \! W. V0 i+ [$ D

8 t4 ^; D( y$ v2 D. K" A& _% q! O  中国出访日本的最后一个重量级人物是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她于2005年5月17日至24日出席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日活动并对日本进行访问。但在23日因“紧急公务”突然提前回国,取消与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日本方面为吴仪的“不辞而别”大为光火。2 W0 g$ a" s7 }1 N# C4 W( B) P
5 M  _  U- [- x7 q
  舆论认为,吴仪拒会小泉为的是抗议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小泉2001年上台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急剧恶化。2005年是二战及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当年4月中国多个城市爆发反日示威活动。5月22日中国高层警告日本政要勿再参拜靖国神社;小泉响应称:“何时参拜将作出适当的判断。”该年10月17 日,小泉还是参拜了靖国神社。rs238848.rs.hosteurope.de$ A9 ]- i' u+ R$ |2 o) f5 y# u

! A: m0 j/ Y; j2 k6 O! Trs238848.rs.hosteurope.de  吴仪之后,中日停止了部长级以上官员的互访,本应在第三国举行的中日双边首脑会晤也被取消。+ o/ N8 ^4 Z% ^" H6 w
人在德国 社区5 M# r- O* [5 W& S1 }. L# r2 A9 C
  安倍晋三于2006年9月26日出任日本首相后,立即于10月份访问北京,中日关系迅速解冻。随后中日首脑在异地有过两次重要会晤:2006年11月,利用出席 APEC峰会之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河内会晤了安倍晋三;2007年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菲律宾宿务东盟峰会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会见了安倍。% N5 m9 [* ~. Z: a) {# `

, ^7 O% @7 d( y" Zrs238848.rs.hosteurope.de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传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有意访问日本,而安倍也将再次踏足北京。最后,确定温家宝今年4月正式访问日本,届时温家宝将正式邀请安倍晋三10月再次访华。此次李肇星外长访日就是“打头阵”,为温家宝访日铺路。此外,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也将于8月访日。
  z4 m% g5 `. u, N1 g5 Y1 J
- Z8 f# K. R, L2 ?; ~  但胡锦涛的访日行程则明显放慢了脚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前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时,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表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很难排得出时间访问日本。可能是基于中日间尚有重要的悬而未决的事情难以达成共识,双方不时闹矛盾,胡锦涛故暂不访日,防止中日表面关系升温过快。) X; }$ x- X. P- P4 p7 r
# f& G1 [$ f! w) D
  胡锦涛(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曾于1998年4月访日。而中国总理上次到访日本的时间是2000年10月——当时的中国总理为朱镕基,日本首相则是森喜朗。这一年,中国还有多位重要官员到访日本,如钱其琛(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当时职务,下同)(出席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葬礼)、曾庆红(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唐家璇(外长)、傅全有上将(解放军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副总参谋长),而日本也有多位政要访华。足见当时中日关系之密切。. S+ Q- Z, v) M5 s$ z) M

4 o6 L3 X, w( \  g" k0 j  中国国家主席上次到访日本是1998年11月江泽民对日本的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日。; Y7 a7 b. F( r' m) g( s$ _
rs238848.rs.hosteurope.de4 v. ]0 S. Y! D7 V- ?' {
  分析指出,2006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属中日关系重要而敏感的年份。随着李肇星外长的访日,中日高层互访活动开始缓慢而谨慎地升温。由于在不少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两国关系无法十分融洽,在某个特定时段还可能再次出现倒退。
6 J: P- z' E) k: L3 A; Ers238848.rs.hosteurope.de) P- T7 ?1 e  K' @4 O7 [
  事实上,就在安倍首相去年访华解冻两国关系后,两国仍不时冒出不和谐音符。日本全面修改“教育基本法”、防卫厅升格防卫省、加速修宪步伐,让中国不快;日本关于拥有核武的争论泛起,令中国警惕;日本公然染指台湾问题、阻拦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倡导“亚欧民主弧带”等,则使中国愤怒。
$ G7 I7 [6 _1 A$ l( E: K$ w) H6 Y人在德国 社区& {2 p5 N. ?2 H* p
  而中国在东海开采油气,也屡遭日本指责;中国摧毁太空卫星试验,日本如临大敌,在国际上带头谴责;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海洋科考,日本大肆炒作、强烈抗议。rs238848.rs.hosteurope.de4 t+ u- F0 u; r9 B6 v& M8 N

5 w8 B/ ?$ h' `8 p. O! A: ^! {# Z  即便在中日共同关切的朝核问题上,两国也有较大分歧。2月13日闭会的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经过与会各方特别是东道主中国的艰苦努力,达成“共同文件”。但日本因其人质绑架问题未得到解决,扬言继续制裁并拒绝援助北韩。因此,协调东京落实“共同文件”,是李肇星此次日本之行的另一目的。5 Y0 j( `$ Z; t1 ?2 D( N

9 r( g# F1 E9 k, ]! Jrs238848.rs.hosteurope.de  导致中日关系不稳定的最重要潜在因素还是参拜靖国神社,安倍首相一直不承诺“不参拜”。分析人士担心,安倍上台后,因内阁官员不断爆出丑闻等,安倍民意支持率大幅下滑,安倍有可能祭出“靖国神社”这张大牌,以刺激民族主义,讨好右翼势力,拉抬其人气和支持率;事实上,安倍本人就是个大右翼分子,既往曾数度参拜靖国神社。
/ z4 }/ Z; Q5 ^+ V6 i人在德国 社区5 s; q, x! `1 c- w  G4 {
  据了解,每年4月、10月举行的例行“春季大祭”、“秋季大祭”,是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群发期、高危期。因此,舆论普遍认为,温家宝4月访日及邀请安倍10月访华,即有旨在牵制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意味。
' ~2 j! i  n& D* |1 z% t8 Qrs238848.rs.hosteurope.de& q4 g( J; _+ B7 t2 n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