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5037
- 威望
- 962
- 金钱
- 1
- 阅读权限
- 10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2460 小时
|
2#
发表于 2009-3-30 06:23
| 只看该作者

-------------------连载3-------------
5 |9 G4 L- F3 n! C* T
8 h8 s2 J+ g- j3 S; r; {& K5 d; k* ]好在我们有1840年以来的历史痛苦,让我们在1949年后快速搞出了“两弹一星”,而且在人家对我们产业转移的同时用金融工具吸我们利润的时候,核武器这个东西没有被粉碎。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
& s$ v6 W4 |& |% Mrs238848.rs.hosteurope.de. o; l6 m( w6 V# i/ e; h
对迟滞大国的核武器这一方面,在2008年8月8日发生的格俄冲突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美俄在核力量上本来是基本平衡的,但美国霸王硬上弓,非要在东欧建立反导系统,要在俄罗斯洲际导弹的起飞段拦截人家,最终破坏这种冷战期间双方用钱夯出来的所谓“恐怖平衡”,所以俄罗斯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用反击的方式维持平衡,维持双方平等的地位。这一点,随着美俄两国的战略博弈越来越明显,在军事上的争斗一定会像连续剧一样上演,这让中国年轻人看得很清楚,而他们自然会思考俄罗斯为什么要这么做。
2 p& N+ F3 X" y$ e1 [. Z; h
- y V8 F6 ]2 n8 Z6 |人在德国 社区 俄罗斯完成了工业化,并且在冷战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军事技术资源,所以西方的战略是全面粉碎,通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北约范围内把你围住,使得你的核武器这个看家本事失去效能,最后达到你不能使的程度。因为按照美俄的谈判,双方的核弹头要裁减到 1700-2200枚,然后再谈,将核弹头降到1000枚。俄罗斯说我们可以不干,但是不干,美国也有招儿:别的地方我就制裁你,我就折腾你,一折腾你,老百姓就烦你,烦你你就得下台。当年俄罗斯军官为什么称戈尔巴乔夫为“导弹脱衣舞总统”,把叶利钦称为“用核安全换酒喝”的总统,就是指俄罗斯当时在西方的各种压力下主动销毁了一万多枚核弹头。你不销毁不行,我有别的办法,断粮断水,让你吃不上喝不上,在你的内部支持反对力量,反正让你不舒服,让你的民众不舒服,让你的政权失去合法性。但问题是,这次美国的野心太大了,明明自己十几万军队陷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还要在东欧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保罗·克鲁格曼新出了一本书《美国怎么了?》,里面说得很明白,就是布什政府的政治不正确,利用“9·11”满足了石油和军工利益集团的需求,根本没有把打击恐怖主义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但是,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精英们,在俄格冲突上暴露了美国真正的“大目标”,这让俄罗斯这种有过“大目标”的国家后背发凉。应该说,这是布什政府的“大目标”把俄罗斯逼上了一条探索“大目标”的道路。而从俄罗斯的资源来看,它不在军事上回到苏联时代是不可能的。看看最近俄罗斯拼命试射洲际导弹、在冷战后首次派军舰访问拉丁美洲,这都有前苏联的影子。rs238848.rs.hosteurope.de$ H' S7 s9 v0 Z5 n
2003年5月,一直在前苏联被禁止的美国披头士乐队到了俄罗斯的红场开了演唱会,本来规定是2万张票,结果12万俄罗斯年轻人拥挤在了红场狂欢,而最让年轻人激动的是乐队主唱保罗·麦卡特尼演唱的他在1968年创作的《回到苏联》。从网上的录像上看,全场疯狂的俄罗斯年轻人在他演唱时,挥舞着前苏联的镰刀-斧头国旗,高声喊叫,而当时普京就在场。他随后在俄罗斯红场阅兵时,把走在最前面的打的旗子又换成了当年苏联军队插上德国议会大厦上的那面旗子。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俄罗斯在西方的压力下,运用新的软实力在年轻人当中建立“大目标”的操作。rs238848.rs.hosteurope.de. i$ q. u8 y2 Y; u/ _% b
2 {7 S) Z* f& \& C6 g9 l
从军事角度看大国间的博弈,是中国重新建立商战“大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事实上,目前美国和日本在西太平洋加紧部署“宙斯盾”反导驱逐舰(美国18艘、日本5艘),同时美日双方准备共同开发的射程500公里的拦截弹,正是未来要对中国洲际导弹在起飞段就进行拦截的。可是像这种关系到未来国家安全的重大动向,似乎只能在军事论坛和少数军事期刊里讨论,只有喜欢军事的年轻人会看到,而在学术界很多人都不把这种威胁作为边界条件来研究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谈经济,而谈经济的背后就是利益至上的逻辑和个人主义文化,因此在主流的政治生态中,缺乏“大目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H: k6 n' E# [* u1 M! m
4 i2 X0 Z9 Q. Z3 S0 |
现在金融工具玩砸了,让民众看出了一些东西。西方产业转移在金融工具之前,有一部分比较实体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世界工厂”,让中国生产低端的东西,然后在中东和中亚控制石油。同时,在你变成“世界工厂”后,粉碎你自主工业的那部分。$ _, K1 l" f4 a$ t/ u1 @
\ T( {& X+ ]4 S 粉碎你自主工业的办法,首先是扶持你的加工业,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资源来扶持你的低端产业,然后用金融工具来碾碎你的高端自主工业,这是对付中国的办法。通过金融工具,让你吃金融伟哥和金融催情药,使得你的大量资本不能投入自主工业,一方面进入金融这个赌场让他们抽走,另一方面通过出口换汇变成他们的债券。现在的结果是他们把金融工具玩砸了,民工返乡潮出来了,中国股市也砸了,这就给我们的因保护奥运火炬而诞生的“中国四月青年”,在5个月后又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西方模式教育课。原来让自己不高兴的东西,先是一种大感觉,可是为什么不高兴呢?这一回,一下子突然打通了,想明白了。2008年真是太神奇了,看看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年轻人关于中国要不要购买美国债券救美国经济这件事上的反弹,实际上跟火炬的事情接上了。
3 I& L' w4 d0 q: X6 B7 e1 R. z( l6 _- z9 a8 E7 m# z' b# a# p W. j
有意思的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65亿美元左右的武器,当时网上年轻人都反对购买美国债券。虽然有些学者从经济学和现实主义的视角看,认为年轻人是意气用事,但是当时他们也不敢公开出来讲,官方至少当时也马上否认再次购买美国债券的事情。: G( ~: ^ b- y& H
0 k) w3 g: V- G+ v3 Q; }----------------------------连载4-------------rs238848.rs.hosteurope.de" A7 E5 J* s$ L; m4 R
4 h& l2 G' A" e6 f
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潜在的逻辑,就是大人没有把事情做好,结果大人要用小孩的未来为自己的疏忽买单的问题。而一旦小孩看清了这一点,问题就出来了。在金融危机后,很多政府官员忙着讨论如何到华尔街挖“金融人才”的时候,网上的年轻人却在热烈讨论甘肃星火机床公司用200万欧元收购法国索玛数控机床公司81% 股份的事情,他们深知要单独购买五轴数控机床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多么难。这对中国突破薄壁结构、形状复杂的航空、潜艇发动机加工技术等瓶颈意义十分重大。有意思的是,这些年轻人几个月前可能就是在网上号召抵制家乐福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是有些知识精英所说的义和团和红卫兵,那他们应该凡是法国的东西就都应该砸了啊。可见,事情并不是上一代人凭借自己的历史记忆想象的那么简单。
; a7 W+ K/ }; m' V" Q ]& f. l0 z# x! x1 h: F9 f: _' ^8 V; {% [
2008年,在俄格战争爆发期间,我曾经就俄罗斯80后的状况写下这样的话:“尽管苏联解体后的这一代俄罗斯年轻人对国家的历史还缺乏深入的了解,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童年中曾有过相似的苦涩记忆——1991年苏联的解体让他们的祖父母和父母失去了一生的积蓄。这些年轻人既不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动荡的前苏联迷失的一代,也不是俄罗斯作家维克多·佩列文笔下预言的前苏联解体后精神空虚、消费至上的‘百事可乐一代’。这些伴随着互联网以及嘻哈歌曲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年轻一代完全成了普京对外强硬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但是他们抛弃了那种公文式的说教语言。对于这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说,说唱乐、健身操、新奇的夏令营以及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更有吸引力。”
6 P9 C# _& r- s8 ers238848.rs.hosteurope.de
9 W' h, @# U f/ n 2008年中国的几件事情使我们形成了对世界形势的展望,有两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两件事,一个是中国三鹿奶粉问题,另一个就是美国金融危机。这两件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并不是危言耸听,都很具有象征意义和代表性。三鹿奶粉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性的事件,体现了中国这个社会或者是文明现在所遭遇的巨大问题。不仅仅是三鹿奶粉,几乎所有的奶粉都出现了问题;不仅仅是奶粉,而是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出了问题。到了21世纪,我们有这么庞大的政府机构,而且人家都说我们是一个威权主义国家,是一个可以令行禁止的国家,竟然不能及时处理这样的问题。这反映的是中国文明的衰退和崩溃,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则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衰退和崩溃。我觉得这都是明显的预兆。rs238848.rs.hosteurope.de* }: ?1 ]) b- n1 w
* K& U+ V# O3 e: H5 a0 o/ |
我们的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总是在讲:我们领导层、我们精英层如何如何好,靠他们就行了。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在这个时候毫不留情地打了他们一个耳光,用事实告诉人们,他们过于乐观了。
# p" F1 i4 @# [1 z% r
7 X: M1 O4 P3 \% l* Q2 w' q' prs238848.rs.hosteurope.de 应该说,中国的精英,在世界上肯定不算最不称职的。有朋友去东南亚,约好了见面时间,人家经常会晚五六个小时才来。一位朋友跟我说过,他去印度访问,印度人问:你们修高速公路怎么那么快,你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太棒了、太快了。朋友回答说:我们基础设施建设贪污很厉害,很多工程款被贪污掉了。印度人问:大概贪污了多少?我的朋友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大概估摸着说:5%吧(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基数大,5%当然是很大的数额)。印度人笑了:你们太廉洁了,我们是反过来,95%被贪污了。: A5 \8 ] X7 T$ }& ^+ `3 ~9 K
( g8 O4 U8 M+ R! u9 x2 V人在德国 社区------------------------------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___刘仰-------------* Q4 r7 \# P, W5 w: V
! _" i8 f; b8 ~$ U( E, h4 I9 e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愿意向别人借钱,然而这几年情况有很大改变。前几年,我遇到一个杀熟的朋友。其实我们平时接触也不算太密切,有一阵子不见了,偶尔遇到。据说他在搞一个大工程,眼看就要发大财。我是衷心希望我身边的朋友都能发大财,万一哪天我缺钱的时候,找人借钱不是更方便吗?过了几天,该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有急事,手头临时缺几千块钱,问我能否救个急。巧了,我刚发工资,看他时间分寸掌握得多好。朋友有困难暂时帮一下也是应该的,于是我说:过来拿吧。几千块钱借走了,接着两三年就没了消息。其间偶尔打个电话,放不下面子,没好意思提还钱的事情,几千块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知道对方还在北京,还在搞大工程,忙得很,不便催他,但是心里总是不舒服。( S0 x2 Z; }! }# T
人在德国 社区+ p# L& W8 z$ E' ~0 }7 Y5 D( H
一次我在饭店吃饭,正巧遇到他也在请别人吃饭。打了招呼后,双方的客人互相介绍一下,我动了个心眼,对大家说:今天本来我请客,居然遇到一个替我买单的。该朋友有点不好意思,趁其他人看不见的时候,悄悄还了我一半。
& D: g9 @: Y- X5 C6 `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9 @7 h9 b& V4 _4 G, J5 H" Y
如果借钱的数量再大一点,比方说几万、几十万,对方如果不还,估计要上法院了。我常对人说:如今借钱给朋友,最终结果,要么钱没了,要么朋友没了,当然也可能两者都没了。但是,如果借钱数量再大,几百万、几千万,即使朋友没了,也不能让钱没了啊!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伤感情不说,打官司的结果无非是冻结财产,拍卖资产,目的就是要把钱讨回来。但是,再进一步,如果一个人借的钱,数额巨大,而且超过了他的所有资产,拍卖干净都不够还债,怎么办?
7 u& q5 B p$ X7 b# ]* c* R人在德国 社区
: H+ ?, @' {( `# ^: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向银行贷款的人不少,假设你向银行借贷10万,如果你不还,银行会采用各种手段逼你还钱,上法院、查封、拍卖等等,直到把你的资产变成钱还给银行。但是,如果你向银行借贷10亿,你的资产全部拍卖还不够10亿,银行会怎样?实话说,这时候你就是老大。只要你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的劲头,银行恨不得派保镖天天跟着你,生怕你哪天被人害了、跑了、自杀了。银行会给你说好话,求你即便不能全部还,哪怕先还一部分也好。如果这时你对银行说:再借给我1个亿,否则我不能赚钱还你原来的10个亿,说不定银行也就答应了。所以,在现代社会,借钱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借巨额的钱。借小钱被人看不起,而借大钱,一直借到自己根本还不起,你就是英雄,就是人才,你就是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当今美国正是如此。rs238848.rs.hosteurope.de8 ~1 G) O8 H- v/ Q
- k3 t4 a8 S2 grs238848.rs.hosteurope.de美国到底欠了多少债?《中国经济周刊》最近一篇署名钮文新的文章《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给美国的债务算了一笔账。该文介绍说,美国国会接受的国家名义的债务是11.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13.8万亿美元。国际公认的国家安全债务率为60%,而美国事实上已经达到81.6%。当然,在国家债务率上,有些国家比美国更高。这篇文章引用其他人的话介绍说,美国实际上的债务比这要多得多。美国某基金会总裁大卫·沃克尔估计: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形债务加在一起,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什么概念?2007年,全球的GDP为54.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国家的欠债,已经使得全球的债务率接近100%。平均每个美国人欠债17.5万美元。如果摊到全世界头上,平均每人欠债9000美元。要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 9000美元。人在德国 社区+ H) C- }4 r9 u& {" ~: q; P
' A, N9 L. L0 g$ Z: P3 D1 v人在德国 社区但这还不是美国债务的全部,该文介绍说,如果把诸如“两房债券”那样的抵押债券,加上美国各大财团发行的公司、政府、市政债券,美国的总债务约73万亿美元。按照2007年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美国全部资产的总市值约76万亿美元。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全部资产已经缩水,现在最多还有50万亿美元。换句话说,美国目前欠债76万亿美元,全部资产只有50万亿美元,把美国拍卖光,也是资不抵债。这种情况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肯定已经破产了。1 y2 z) h" M" G- ?- n8 c+ o3 k
, J8 q% b) U( C- A% s; D) `那么美国为何没有破产?这就是前面说的,当今社会,要么不借钱,要么就狮子大开口,借得别人不敢让你破产。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无非是依靠美元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它让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元,其他国家不得不掌握了大笔美元债权,如果美国破产,其他国家也将跟着一起破产。因此,美国事实上是绑架了全世界。美国如何能够做到绑架全世界?因为它有巨大的武力,逼迫全世界不得不共同接受美国的借条——美元。如果我们把全世界比喻为一个集贸市场,美国就好比这个市场上的黑社会老大,他给每个摊主打白条,拿走别人的东西。人们也许相信他能偿还,他有时也确实偿还一点;人们也许不敢不收美国白条,因为他说不定就动武,这个集贸市场没有强大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公平的法律,美国作为黑社会老大左右了这个集贸市场。如今,每一个摊主都明明知道,美国这个黑社会老大已经无力偿还全部美国白条,眼看着美国白条即将成为废纸,但是,人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暂时护着他。 A2 r7 ~; b) n C0 T8 C
* s# N" w! h, T* k
一些人总是说,只要学美国就能强大。其实不然,理解了美国赚钱、抢钱、骗钱的方式,理解了美国绑架全世界的方式,就该明白,美国是学不来的。跟着美国学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美国,最多做美国这个黑社会老大的小跟班、小马仔,帮着它一起欺负人,分一点甜头而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其实质就是把集贸市场做得更大,美国打白条拿东西的对象更多。* v* \ ^" z0 U7 [
1 `/ J7 b5 w% V! P% R( I那么美国的这种寄生虫的生活方式能持久吗?
3 s# e# W2 r; z! _0 Nrs238848.rs.hosteurope.de人在德国 社区9 k( H/ s0 P% q/ x" X
寄生虫以消耗寄主的营养为生。当寄主摄入的营养大于寄生虫的消耗,问题暂时还不大。如果倒过来,寄生虫的消耗大于寄主摄入的营养,寄主将日渐消瘦。如果不及时治疗,不及时清除消灭寄生虫,寄主最终会死去,到那时,寄生虫也会死去。美国就是这样的寄生虫。美国的经济模式是世界经济的癌症,我们说不清现在属于中期还是晚期,因为这种病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但早已不是初期。动手术是必然的,大难不死是幸运的。即使侥幸保住性命,美国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对其他国家来说,怎么来吸取教训?比方说,知道美国是因为抽烟而得了肺癌,那么其他国家就该戒烟了。学美国,某种程度上说,知道美国是怎么死的,就不要再像美国一样。为此,人们应该感谢美国的舍身、献身精神。日后,人们会长期缅怀美国作为反面典型的贡献。
. a4 y2 X' z. }: i$ @3 B) z: Z! U# ]5 u' k
说回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的没出息,是因为他没有借好几亿的钱。他借不到好几亿的钱,是因为他没有像美国一样有绝对的武力,让别人不敢不借。所以,他弄得名声不好,不像美国,反而成为一些人无比崇拜的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