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1
- 威望
- 57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4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提起武安市的午汲小和尚,武安人几乎妇孺皆知,午汲小和尚并不是个和尚,而是明朝时期,河北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关于他的故事在武安祖祖辈辈流传了几百年。这是一个善恶有报的故事。
9 h) }6 X* }6 C2 |; G1 Srs238848.rs.hosteurope.ders238848.rs.hosteurope.de; \/ D* {/ J5 H+ @* Z
明朝时期,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一户李姓人家在山西开客栈,有一位化缘建庙的老和尚来店里住宿,慢慢的两人熟识起来。老和尚对这位李老板渐渐的产生了信任,由于出去化缘身上带银两不方便,所以老和尚每次化缘回来就把募得银两交与李老板寄存在柜上,时间长了,银两数目渐渐多起来,李老板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见财起意,就想把这个钱给昧了。 . g' T9 k, @ A$ d
人在德国 社区' w% }6 Z9 }3 ~. c
" A1 ]* d1 [# o; J* U4 S
乘老和尚外出化缘,李老板把自己的钱财和老和尚化缘的银两一收拾跑回了武安老家。老和尚化缘回来一看客栈已卖,老板换人。一打听李老板人早跑了。气急之下竟一命归西。
/ E j$ t5 w/ J" s
, d- t( @& ]! O" W- h% Z人在德国 社区
" l/ R! h7 C. {0 P+ ~) M# v0 n! Z) g李财主拿着昧来的银子回武安后做生意,置田地。渐渐的有了良田千顷,房屋百间。金银无数。是武安数一数二的财主。据老人讲当时从武安马庄到武安阳邑很多好地块为李财主所有。rs238848.rs.hosteurope.de0 Q' l" P5 Y7 q3 M$ u
& E j6 ]2 {! N人在德国 社区- I& C @' `, q; _0 Y: a! t: j- m
一日李财主正在午睡,朦胧间看见多年前在他店里住宿的老和尚身背钱叉子来到李财主面前。对着他说道:该把我的钱还给我了。这时丫鬟正好跑来报信,一进门就喊:老爷,二太太生了个男孩。睡梦中的李财主突然被惊醒了。问道:生了个啥?丫鬟道:太太刚刚生了个男孩。李财主心里一惊,知道这是老和尚转生到自己家来要债来了。家里面大婆也来到屋里说:赶紧给孩子取个名吧。李财主正在想着刚才的梦随口道:就叫个小和尚吧。后来小和尚的小名竟被人给叫响了。外面人便很少称呼其官名。$ P+ b9 Z' F+ C& |/ s8 k
% F( n0 K' p" \" @$ d
8 N* f0 Y0 ?- J# L& r
" Q7 m/ A2 x" e$ K+ [3 R/ s这个李家公子本是化缘的老和尚投胎转世来找李财主讨前世债的,长到四岁时不哭也不笑,一天丫鬟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碗,李公子一听,咯咯笑了起来,财主就又让摔了一个,李公子一听摔碗又笑起来。由于老年得子李财主对这个孩子非常溺爱。于是就叫家里佣人给午汲小和尚每天摔碗听。直到现在武安风俗中把摔碗看成个要败家的表现。所以当地老百姓非常厌恶家里小孩打碗、摔碗。 ; x( B4 `$ F, Z
" E& }5 ]! u+ o% P$ W& X" F
3 P8 j' K; A. S7 O( j午汲小和尚见大家播种谷子,秋天就能收获满满的谷穗,就问家里长工:是不是种啥就能收啥?长工答:可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和尚说:那咱就把这块地种元宝吧。种上元宝后一个月了也不见发芽,小和尚就把地刨开一看元宝不见了,就刨出来个煤块。长工说:呀,地太干,全烧芽了。实际晚上长工把元宝给偷走了。
8 ^! p, ?7 ^# Y+ W人在德国 社区& v: Y; x! g' A* h6 J3 n& h8 E7 R
( y* Y7 b5 P8 ^2 j, l( j午汲小和尚花钱挥金如土,有一年邯郸黄粱梦庙会,午汲小和尚和家里的仆人赶着马车去看会。看庙会的人太多,马车无法行走,小和尚说:这些人都在这看会也没法走。小和尚坐在马车上就命仆人在车上往地上撒银子,一边走一边撒,赶会的人见有人大把撒钱都撵着马车后面拾银子元宝。谁也不赶会了。做生意的、看会的,都跟着小和尚的马车走,一直走出黄粱梦很远。黄粱梦庙会就这样被午汲小和尚给夺了。 6 P! ~6 T- f/ V+ G
# W9 j. U' H" Crs238848.rs.hosteurope.de) y: F( b% G/ [- X
$ y4 t' H, Z7 b9 O; c: \% h武安市阳邑旱池为武安市境内最大的旱池,为午汲小和尚所有。李财主虽然知道儿子是来讨债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法。也只好任由小和尚来挥霍家财。李财主临死前对小和尚说:我死后你卖哪也别卖阳邑旱池,只要你不卖阳邑旱池,卖水的钱每天能给你进一个元宝,也就够你生活了。午汲小和尚从小到大就知道花钱,不会挣钱。在李财主死后就开始靠卖家产度日,第一个就先把阳邑旱池卖了。接着把李财主留下的家业陆续卖了个精光。8 z: P; R% g' |3 v. k2 U
B" y8 R, t/ }, v6 G
rs238848.rs.hosteurope.de& i4 ^2 Z! \- `! M6 _- I
* q* c; k3 L9 Q a& j/ y C人在德国 社区这个发生在武安市的真实故事老辈人口口相传了几百年,目的也是为了告诉后人善恶终有报。做人要心正,做了亏心事终要遭报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