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5-6 00:29 发表
写这片文章的人是个典型的巴子,如果真在上海生活肯定被同事看不起。



看文章最后一句,好像是出处。。。不是上海人写的拉
他就一句写对了,
”“巴”之意思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可作者偏不信邪,硬要解释。。。结果。。。
^_^
用影子恋爱,用右手写字,用左眼流泪
过着不用吸食牛奶的生活
努力享受生活,不要问我过的好不好
我只有一种回答,能活着就是幸福

TOP

原帖由 ch_in 于 2006-5-6 00:25 发表
路过,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回帖。。。唉


上海人说的巴字来源于下里巴人,本来意思挺好的,嘻嘻



"下里巴人“指的是什么人?有什么典故?

TOP

上海男人这么俗吗

TOP

原帖由 superpopeye 于 2006-5-5 22:52 发表
一看题目就知道是找骂贴


楼主还装可爱和无辜tired.gif



我装可爱? 还装无辜?? 完了, 俺也掉进去了, 我只是奇怪为什么一提上海男人所有人都要跳:han.gif:han.gif
心理减压及情绪疏导 QQ:645316836

TOP

原帖由 coolpengpeng 于 2006-5-6 09:54 发表

我只是看看而已lol.giflol.giflol.gif


lol.giflol.giflol.gif
心理减压及情绪疏导 QQ:645316836

TOP

发现观点两派很明显啊。
一派上海人,一派非上海人。
上海人就真的这么可恶吗?
轻点拍,只是问问而已。

   〓 不屑与人争口舌 ± 赢球就是硬道理 〓

TOP

原帖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6-5-6 00:57 发表



"下里巴人“指的是什么人?有什么典故?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世上有雅的就会有俗的,这两个是个共振物
好像是出自 楚辞。 比喻高雅和通俗两种不同但又共存的事情
起初没有那么多所谓的上海人给的定义吧
用影子恋爱,用右手写字,用左眼流泪
过着不用吸食牛奶的生活
努力享受生活,不要问我过的好不好
我只有一种回答,能活着就是幸福

TOP

■□“千人大合唱”的秘密■□

      
秭归屈原祠

文献记载的矛盾,证明屈原身世的疑问并非空穴来风。但考古发掘并不是唯一的证据。战国时代的巴楚疆域,也许能给我们更多的线索。

    到这里,我们的发现之旅需要拐一道弯,去往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郢(音颖)都,一个很浪漫的城市。

    郢都是战国时候楚国的都城,据说就是今天湖北的钟祥。两千多年前,这个城市流行两首“通俗歌曲”,一首叫《下里》,一首叫《巴人》。

    屈原的得意门生,《楚辞》的另一个作者宋玉,曾经在一次与楚王的谈话中说:“有个外地客人在郢都的繁华闹市唱歌,一开始唱《下里》、《巴人》,跟着就有几千人附和着唱起来;再唱《阳阿》、《薤露》,跟着有几百人合唱;而当他唱起《阳春》、《白雪》的时候,跟着合唱的仅仅几十个人而已。”宋玉用这个近在眼前的生活现象告诉楚王,曲愈高而和者愈寡,他要楚王放弃对他的猜忌。从此,“下里巴人”被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低品位,与“阳春白雪”的高品位形成对照。

    今天的重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成语里的“下里巴人”与巴渝大地的文化渊源有着深远的关系。这个成语,让我们这次发现之旅有了更接近真相的线索。

    《下里》和《巴人》都是战国时代流行的巴人民歌,这一点已不用怀疑。几千人在楚国的都城里合唱巴人歌曲,这居然成了两千多年前郢都城里一道突出的景观!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专家们注意到这个奇怪而又充满趣味的现象。

    古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引导着专家们的思路。楚国从春秋时期开始逐渐富强,它的扩张之手在与列国的争霸中伸向了周边地区。进入战国,其西部版图已包括了鄂西、川东、滇、黔等现在的广大西南地区的很多地方,而屈原的出生地秭归县乐平里,正位于川东与鄂西交界之地。

    专家们认为,当时许多巴国的土地不断遭遇楚国侵吞,两国交界之地实际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状态。而这种版图上的交错,对巴、楚文化的交融产生了深刻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

    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不是板块结构,而更像是太极图式相互包容的结构。它们交错、纠缠、互渗、互补,难解难分。

    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师大教授管维良:

    郢都是当时楚国的都城,《下里》、《巴人》是两首当时很著名的巴人民歌,这两首歌竟然在楚国的都城里引发几千人的大合唱,说明什么?当时楚国虽然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巴国疆域,但当地仍有巴人居住,所以才有深受大众喜爱的“通俗歌曲”——巴歌在楚地流行。数千人合唱不可能全是巴人,应该也有楚人附和,才能有这样令人咋舌的大场面。巴楚两国人同唱巴歌,证明巴文化在当时已深深浸入了楚文化。

    宋玉目睹这样的情景,作为宋玉导师的屈原,也肯定置身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屈原同时深受巴楚两种文化的影响,这个立论是可以成立的。

    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们将进一步展示更多的发现——在屈原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中,也最终可以证明这一点。

    屈原身世的秘密,渐渐露出了蛛丝马迹。谜团正在逐步揭开。


请参见: http://www.csuchen.de/bbs/viewth ... CF%B9%C5&page=1

TOP

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学术高度了, 呵呵, 就是说"巴"其实是通俗的意思, 这个世界本来俗人占了多数, 其实上海人也没有说错什么啊
心理减压及情绪疏导 QQ:64531683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