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无法重复的,我们从现在来看,固然很难讲如果当年学生运动成功之后是不是会有更糟的结果,当然也很难讲结果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就拿剧变之后的东欧和俄罗斯来说,当地百姓的生活虽然并不是就此进入了天堂,但是也未必就比社会主义时期更差。而且当时学生运动一直要求的是对话以及党内民主,始终没有提出反党以及颠覆政权的要求,如果当时党内开明派能够通过对话实现和解的话,对国内民主进程也许会有良性的推动,但是相反地中共由于对于失去权力的恐惧,采用了最糟的武力镇压的措施,这虽然能够短期内回复秩序,却在实现中严重动摇了其执政的合理性,这种动摇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上层由于对民众的恐惧始终选择采用各种强力控制手段,并且无视政治改革和民主改革的急迫性,这种高压手法以及各种历史禁区的设置,使得社会和解遥遥无期,各方面的不满始终积蓄,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爆发成为时间的问题。所以说当时的镇压行动,完全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中国因此失去了一个民主化的重要契机。在我看来,反思六四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暴行的控诉或者说对当时各方面不成熟举措的批评,更在于在这个历史个案中,思考中国历史文化条件下,国家政权与民众之间权利互动模式的可行渠道和底线,彼此之间应该如何互相尊重并且实现全民的和解和互惠,而不是时刻可能处于冲突对抗和极度不信任的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尽可能地通过客观的史料去还原历史场景,而不是通过掩盖和封杀让其成为禁语并加速遗忘,这种不敢直面的态度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是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
此外不知道相对之下你需要什么更值钱的真相,或者说你能提供什么更接近真实的材料出来供大家参考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TOP

本帖最后由 haiwe 于 2010-6-5 13:10 编辑

6月4日,杨锦麟有报天天读的浮世绘是迎客松配命交响曲,点题是个“二”字。
6月4日,各大门户网站一点关于64的报道都没有
1989年6月4日,曾经在北京发生了一场这么大的运动,到现在政府依然讳莫如深,想相信他没错都难。
今天,我就不懂政府怕什么,掌握着枪和话语权,连站出来说你们这群Sb 学生的勇气都没有。

TOP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1/88/89/3_1.html
当维稳的开支超过军费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明白“敌人”究竟在哪里了。请原谅我的阴暗。
不要训练猪,你浪费时间,猪还不高兴。

TOP

「京华柳丝多情狂,
  记否二十一年伤。
  汉字随处皆敏感,
  红朝无日不 紧张。」

http://img.ly/1rG3
http://img.ly/system/uploads/000/344/723/large_php3FUV8a.?1275697481
luguanlin 发表于 2010-6-5 14:35

这首诗的平仄不对啊~
CSUCHEN--追逐你的梦想

猪qoko如是说:

忠于自己心中道德的人其实是最自私的,因为她\他可以为了道德而什么都不顾。

TOP

杨继绳在他那本改革年代政治斗争的书里开宗明义的说,毛死后,中国政坛4股力量
1,一切沿着毛的老路走。代表是华国锋
2,经济回到50年代初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不变,代表是陈云
3,经济走市场经济改革的路,政治体制不变,代表是邓小平
4,经济政治全面改革,知识分子,学生和民间力量,没有实权代表
先是23联合灭了1,之后是23不断小规模内斗,3占上风,89是23联合绞杀了4,最后92南巡3小胜2,定下基调。

说89,离不开之前的86。过去几十年里遗留的问题在经济改革之后暴露出来,价格双轨,通货膨胀,因为权力的介入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长远看,和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政治改革也是必然的,对4来说,乐观的认为经济改革的启动势必带来政治改革,86年让4碰了壁,之后几年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在3里最可能向4靠拢的胡耀邦去世引发了4最后的反弹。民主改革是4的诉求,和平解决的结果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但是23没有妥协,最终硬碰硬就是4的悲剧结果,对23也决不是胜利。回过头说,如果4没有这样的行动,最终社会会向良性发展吗?未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