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Three Colors: Red 红色情深,1994
【简介】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紅色情深>是三色電影的總結,它脫離了<藍色情挑>的沈重,<白色情迷>的嘲諷,以一份溫柔和煦的情緒,為三色電影的人物,安排了一個有如重生般的結局.在音樂上,<紅色情深>雖然無法像<藍色情挑>做的那樣淋漓盡致,但仍舊是導演與音樂家一次很出色的結合.我個人對<紅色情深>的波麗露舞曲其實有特別的好感,也許是因為我個人過去一直就很喜歡拉威爾的波麗露,同時我也一向對略帶異族色調的音樂頗為著迷,拉威爾的波麗露就是一首很有異國風的波麗露舞曲,而Preisner的作品採用了波麗露舞曲的典型節奏,在旋律上,也以其特有的半音階手法,使這首作品反映出一份異國色調,同時Preisner的作品很唯美,旋律性相當優雅迷人,在三色電影中,不像<藍色情挑>那麼沈痛,也不像<白色情迷>那般輕浮,而是一首明亮熱情的作品,尤其在加了人聲的潤飾後,感覺更加深邃飄逸,明媚動人.基本上,整部配樂就由這首波麗露舞曲延伸變化而成,有時以完整管絃樂章的形態來表現,有時則只是用幾個簡單的獨奏樂器,淡淡的撩撥幾個音符,來呈現電影中一些疏離,孤獨的情境,我最喜歡的幾段曲目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定的情節,只是終曲,序曲,以及哂迷跁r裝走秀中的音樂,喜歡它們的原因很單純,因為它們聽起來很”完整”,可以讓我好好的欣賞這首曲子.這首波麗露其實在<藍色情挑>的原聲帶中已有收錄,用來做為<紅色情深>預告片的配樂.

  <紅色情深>另一個音樂主題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並不是<紅色情深>的原著音樂,而是Preisner為Kieslowski另一個系列<十誡>所寫的音樂,這回Preisner與Kieslowski將音樂哂迷谶@裏,一方面表現了Kieslowski將自己的電影互相連繫的特色,同時也有輔助故事的功能.這首優美的女高音詠嘆調,分別出現在幾個范倫堤娜,奧古斯特與老法官命呓粫

TOP

 

 <白色情迷>是Kieslowski以自由,平等,博愛為主題的三色電影中的第二部,與另外二部電影比較之下,<白色情迷>的內容顯得有些荒謬滑稽,是戲謔氣質濃厚的諷刺喜劇,大意描寫妻子因丈夫無法履行婚姻義務訴求離婚,丈夫被拋棄後倒楣的事又接踵而至,後來丈夫歷經波折,輾轉回到波蘭家鄉,意外致富後偽裝死亡,引誘前妻前往波蘭憑弔,藉此機會與前妻重修舊好,並刻意在春風一度後陷害妻子入獄,比較有趣的是,這一對男女仿佛在這一連串你來我往,互相折磨報復的過程中,確定彼此的相愛,Kieslowski表現”平等”這個主題的手法,不像藍與紅的自由與博愛那般嚴肅,反而來的有些滑稽怪異,然而荒謬離譜的情節也加強了電影的諷刺議題,而所謂的”平等”多半是由”不平等”反差出來的,由一開場男主角如落水狗般的遭遇,到後來利用走後門的方法鴻圖大展,並且金錢萬能的購買屍體裝死,反將前妻一軍的種種過程中,Kieslowski並沒有真的表現出多少”平等”,反而讓觀眾見識到許多社會與男女情感世界的不平等,不過也可以將故事人物的種種行徑,看成是一種對不平等的抵抗,與對平等的努力,而且Kieslowski的平等議題始終環繞著愛的主題,特別是男女情愛都有自私的成份,希望給予與回饋可以是平等的,不過總是很難真的如此,也許,愛的世界無法真正的找到平等,只是一種在天平兩端不斷消長的動態平衡,一旦無法維持平衡,就傾倒了.

  以電影配樂的部份來說,基於電影的表現方式和性質,Preisner為<白色情迷>所作的音樂,在電影中並無法發揮出<藍色情挑>這般深入的深刻性與層次感,而在原聲帶上也顯得有些單調,不過仍是很稱職的”配樂”.整體來說,這部配樂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氣質陰鬱的Love Theme,以及一個氣質活潑戲謔的探戈主題.

  <白色情迷>的Love Theme,在旋律特質上,仍保持Preisner慣有的留白手法以及使用半音階的獨特情調,形成一種平緩留佇,幽遠茫然的沈鬱氣息,在音色上則以雙簧管,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獨奏為主,形成一種深幽玄思的溫和音質,是一個旋律性與情緒性都較為沈澱的主題,反之,Tango主題就較為活躍喜感,Preisner的Tango以小提琴為主奏,洋溢著醇美的歐風與活潑的律動,多半哂迷谀兄鹘窃诩亦l奮鬥打拚的情節中,不過Tango舞曲原本就是一種既纏綿又對立的雙人舞曲,採用這樣的曲式作為配樂,倒也可以反映故事中男女情愛的種種對立與拉鋸.

  除了這兩個主題之外,配樂中也選用了一小段在<藍色情挑>中的樂章(Don Karol II ,III),這個樂章原先是出現在<藍色情挑>中,用來描寫一個丟瓶子的老婦人,其實在三色電影中都可以發現這個老婦人,而且三個主角茱莉,卡洛與范倫提娜對老婦人的反應也各有不同,Kieslowski常常將自己的電影互相連繫,如我們在<藍色情挑>中其實就可以看到<白色情迷>的片段(就是藍片的女主角Julie在法院中找尋丈夫的外遇對象時,正好碰上白片的男主Karol正在法庭上與法官爭辯),因此擔任配樂的Preisner也時常在不同的電影中使用一些相關的樂章,做為對導演創作理念的一種呼應.

  整體來說,這是一張製作水準不錯的原聲帶,不過音樂內容並不多,大多數的時候只是聽兩個主題旋律一再反覆,幸虧兩個主題旋律都有不錯的作曲水準,不過Love Theme的質感其實是Preisner貫用的音樂風格和語法,而Tango主題雖然明媚優雅,很有韻味,但也很難說得上是Tango音樂的上乘作品,因此做為一張原聲帶來說,<白色情迷>不免少了一些特別與豐富的感覺.


TOP



藍色情挑>是Kieslowski三色電影的首部曲,這三部電影將以藍,白,紅三色為意象,以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為命題,闡述人際關係的互動與性靈的覺醒,可以想見這會是不同凡響的創作,而一開場的<藍色情挑>也確實樹立了典範,雖然它有個最不知所云的中文譯名,也是三部片子中最沈重的作品,不過感覺上也是最出色的作品,故事內容描寫遭逢喪夫喪女之痛的音樂家遺孀,以自我封閉,隔離記憶,抗拒情感的方式,來逃避失去親人的痛楚,後來在一連串生活,感情的探索省思中,漸漸走出陰霾感傷,終能找回面對過去的勇氣,重拾感受與愛人的能力,故事中以過世音樂家Patrice一篇未完成的樂章為軸心,這篇樂章是Patrice接受委託,為歐洲聯盟所譜寫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樂章的主題則是”愛”,當音樂家車禍身亡時這首作品仍未完成,而其遺孀Julie是唯一了解,並且有能力將殘缺的作品完成的人,然而Julie沒有辦法面對承受過去的一切,而否認這篇作品的存在,直到Julie發現自己丈夫的外遇,並且一步步走出內心的障礙,Julie才有能力面對並完成這首作品,電影也在這首曲子大工告成時劃下句點,音樂在這樣一部電影中的重要性,相信已經不言可喻了.

  在這部配樂中,配樂家Preisner一人”分飾”四角,車禍身亡的音樂家Patrice,Patrice的妻子Julie,Patrice的好友,同時也暗戀Julie已久的Olivier,當然,還有那位常常出現在Kieslowski電影中的虛擬作曲家Van Den Budenmayer.我想我還是先稍微說明一下Van Den Budenmayer這個人物,因為在一般電影音樂中並沒有這種狀況,這是Priesner與Kieslowski一種特有的默契,這個虛構的音樂家其實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電影中的化身,他在Kieslowski的電影中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橫跨了許多部Kieslowski的電影,包括十誡系列,三色電影以及<雙面薇若妮卡>等,我們時常可以在Kieslowski的電影中,看到劇中的角色唱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歌,買他的唱片,演奏他的曲子等,甚至連原聲帶上也會將某些曲目標示成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不過別誤會,其實並沒有Van Den Budemayer這麼一個人物,不過他仿佛真的存在於Kieslowski的電影世界中,無形的連串著Kieslowski所有電影間的脈絡.

  在<藍色情挑>中,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作品是悼念音樂家Patrice的喪曲(Funeral Music),這個樂章一方面在電影中的葬禮場合有幾段演出,有管樂(Track 2.),絃樂(Track 14.)與管風琴(Track 13.)等多種版本,同時也成為配樂中,一個象徵Julie過去記憶的主題,非常沈痛的一個樂章,每當刻意迴避過往一切的Julie一與記憶交會,這個樂章就會無情而悲愴的轟然而出,那是Julie再怎麼逃避否認,也難以抵抗的悲痛記憶,Kieslowski有時甚至會將影像剎時隱沒,陷入一片短暫沈痛的黑暗中,仿佛現實環境與人的知覺在瞬息間,被巨大的傷痛與不堪的記憶所吞沒,而即使在電影外聽這個樂章,那種強烈的悲愴仍然洶湧浮現,讓人無力逼視,也無法抵抗.

  Julie盡最大的力量要忘卻所有的過去,隔離所有的感情,使用一種封閉情感,斷絕感受的方法,來避免自己受記憶與悲傷的折磨,然而一個人無法真正的將自己和過去一刀兩斷,特別是在情感上.一開始,Julie將亡夫Patrice未完成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丟棄,然而Julie在整理遺物時,還是發現了Patrice未完成的部份樂章,這個遺漏的樂章有八個小節,在Patrice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Track 1.),這八個小節只在最後隱約浮現,並沒有具體完成,而也只有Julie知道這八個小節的存在,只是甫逢巨變的Julie沒有能力完成這個作品,甚至直接丟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原稿,顯示當時Julie根本沒有完成全曲的打算,她只想把這首殘缺的作品連同她的過去一起埋葬.只是,這個八個小節的樂章似乎一直保留在Julie心中,在Julie抗拒一切情感與記憶的同時,這個樂章也成為Julie心中,對過去記憶與內心情感的一點保留,就像Julie丟掉了所有的東西,回復本姓,更換住所,卻不自覺的保留了一串舊的藍色吊飾.觀眾很容易發現,每當Julie必須與人接觸,必須面對新的感情與生活時,這個樂章就會在幽幽浮現,因此,這個樂章隱約代表了Julie心中,仍渴望著能有重新開始生活的機會,這個遺落的樂章有時甚至和悲傷的喪曲糾結一起(如Track 5.15.The Battle Of Carnival And Lent),形成一種思緒的對立與掙扎,顯示Julie無法真正的拋開過去,也無法真正的重新開始,我有些覺得這個樂章就像一把打開心門的鑰匙,只有當Julie能面對過去,將這個樂章與亡夫的遺作結合時,才能真正的找回生活下去的意義和理由.

  Olivier是Julie必須面對的新感情,最初Julie對Olivier的態度其實十分冷漠,不過隨著故事的進展,以及後來Olivier發現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另一份備份,Julie的態度也漸漸有所改變,電影中一段滿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是Julie協助Oliver改寫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未完成的部份(Track 18.19.20.Olivier's Theme),不過Julie在此刻仍然沒有真正的對一切坦然以對,她並沒有接手完成這首作品的打算,反而同意讓Olivier接手這個音樂委託,而後來Olivier寫出來的作品,風格和Patrice的原始構思有滿大的差異,於是Julie及時介入,將Oliver激烈熱情的情緒加以收斂,讓它能比較接近Patrice的作品,但Julie仍然沒有將Patrice未完成的八個小節呈現出來.

  到故事最後,Julie終於又拾回感受與愛人的能力時,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才終於得以完成,和Patrice未完成的版本比較之下,Julie將遺落的八小節樂章重新接回這首曲子,並且延展成完整的結尾,Kieslowski以咿D流暢的剪接,組合出故事中Julie所曾接觸過的人事物,同時也讓整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是一首以希臘文演唱,以愛為主旨,充滿力量與感懷的禮讚,而一路下來,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成的過程,也是Julie由自我封閉到打開心門的歷程,Julie悲傷冰冷的心靈也終於掙脫禁錮,獲得自由.

  <藍色情挑>可以說是影音結合中相當極致表現之一,如此緊密的影音結合是電影藝術的高度成就,然而如果要將這些音樂獨立在影像外,單就原聲帶的來考量時,不免就會遺失整體創作的藝術價值,比如,如果一個人對這部電影毫無概念,對於這張原聲帶的內容,大概就僅止於一首悲愴的喪曲,一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以及許多以此發展而成的零散短篇樂章,許多音樂哂玫氖址ê鸵庀螅

TOP

TOP

TOP